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解說

希臘危機將引發蝴蝶效應還是多米諾效應?

發表時間:

希臘債務危機以及由此引發的巨大的社會抗議風潮繼續引發歐盟各國的擔心,希臘爆發債務危機一年多來,雖然歐盟已經出台一千一百億歐元的經濟援助,希臘政府也出台了消減公共支持的財政緊縮政策,但是,希臘的財政危機卻並沒有獲得絲毫改善,希臘的財政赤字繼續加劇,到今年年底,希臘的公共債務很可能超過國內市場總值150%。根據經濟學家的預測,希臘如果要償還巨額的債款,必須在今後的十年內每年獲得超過6%的基本盈餘,而希臘目前經濟狀況導致每年不僅沒有任何盈餘,反而是5%的結構性的赤字,而政府推出的財政緊縮政策不僅沒有帶來任何改善,反而,使國家的經濟狀況每況愈下。歐洲的經濟學家因此普遍公認,目前的希臘政府沒有任何償還債務的能力。

要聞解說
要聞解說 RFI
廣告

而希臘下個月中旬部分債款到期,歐盟以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因此在幾個月前就提出要為希臘提供第二批援款,這批援款的金額應該在六百億至一千億歐元之間,為了具體落實第二批援款的來源及其利率,歐盟各國財長本周二在布魯塞爾召開緊急會議,但是會議最終因在資金來源問題上存有分歧而無果而終,主要分歧在於是否吸取來自私營行業的資金,法國與歐洲央行認為為了保障市場的穩定以及金融市場對歐元區的信任,應該由歐盟國家的公共財政來扶持希臘,應該減低私營的銀行以及保險公司參與,法國媒體周二大量報道了金融評估機構降低對法國三大希臘債主銀行的評分;而以德國為首的數個北歐國家則認為私營金融機構應該繼續負擔風險,而不應該有納稅人來承擔希臘破產的債務。為了化解兩派之間的上述分歧,法德兩國的首腦周五特別就此議題在柏林展開商榷,德國總理默克爾雖然在會上承諾不會強迫私營金融機構的參與,但是,法德峰會結束後不久,默克爾就向德國媒體表示,認為金融機構應該大量的參與希臘援款計畫,應該共同承擔希臘危機的風險,因為德國國內輿論堅決要求那些在希臘債務危機中獲取暴利的銀行以及保險公司們必須付出代價。

默克爾的猶豫不決,左右搖擺引發歐盟金融首腦們的擔憂,歐元區集團主席容克周六在接受德國媒體採訪時警告說,如果私營企業參與對希臘的第二批援款計畫,那麼,很可能引發市場的恐慌。容克威脅說,如果希臘危機加劇,很可能會殃及愛爾蘭、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以及比利時五國。的確,周五,金融評估機構穆迪思也表示準備同標普一樣,降低對意大利的公共債務的評分。

歐元區財長6月19日和20日兩天再度在布魯塞爾召開會議,十六國是否能夠就上述議題達成一致,目前還很難預料, 歐盟按計畫應該在下周四和周五舉行的歐盟峰會上正式落實有關希臘的第二批援助計畫,總之,歐盟各國最遲也必須在七月十一日希臘債款到期之前達成一致。

當然,歐盟提供援款的前提是希臘必須實施新的財政緊縮政策,這也就是連日來希臘國內連續爆發大規模示威抗議活動的原因,因為第二倫財政緊縮政策主要包括出售國有資產,以及在未來4年內進一步削減國防和醫療衛生方面的開支,關閉有問題的國營企業,裁減最高可能達到20%的國家公務員,提高對奢侈品、餐飲、房地產等各個行業的徵稅。

希臘政府推出上述計畫之後隨即遭到希臘舉國上下的一致反對。因為希臘民眾不僅沒有看到去年實施的財政緊縮政策的實效,而且認為這些措施缺乏公正,大部分民眾認為金融危機既然是由金融界人士造成,那麼,應該由銀行以及保險公司的負責人承擔,而不應該使普通百姓成為替罪羊。

連日來,以帕潘德里歐為首的希臘政府受到民眾的大規模罷工抗議,而且還受到執政黨內部的反對,希臘國會多名執政黨社會黨議員宣布辭職,帕潘德里歐不得不於周三宣布重組內閣,並於周五推出新內閣成員,今天,希臘議會將對新內閣投票表決。歐盟方面期待希臘新政府能夠推行新的財政緊縮政策,再加上歐盟的第二批援款能夠降低希臘債務危機對歐元區的影響,將多米諾效應化解為蝴蝶效應。

然而,歐洲多名經濟學家都對上述預測表示懷疑,有專家認為,歐盟必須出於團結為主重組希臘債務,使希臘能夠象當年的墨西哥和阿根廷那樣走出困境,也有專家認為希臘臨時脫離歐元區或許是唯一的出路。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