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當今世界

世界新聞報醜聞影響卡麥隆的民意支持率

發表時間:

媒體大亨默多克在英國的報紙引爆竊聽電話與賄賂警察醜聞,破壞了大眾對警方的信任,也引起對卡麥隆(David Cameron)判斷力的質疑。路透社與伊普索斯莫里民意調查機構(Ipsos MORI)昨天發布的一項民調顯示,更多的英國民眾對首相卡麥隆(David Cameron)施政表現不滿,人數比他去年5月走馬上任以來的任何時期都多。

廣告

媒體大亨默多克在英國的報紙引爆竊聽電話與賄賂警察醜聞,英國首相卡麥隆昨天針對此事在國會發表談話,除強調他本人沒有違反國會對大臣的行為規範,也為手下人員辯護。

這起竊聽電話危機震撼默多克(Rupert Murdoch)的新聞集團(News Corp.)媒體帝國,破壞了大眾對警方的信任,也引起對卡麥隆(David Cameron)判斷力的質疑。國會召開緊急會議討論。

卡麥隆昨天承認,早知有今天,他當初不會聘任世界新聞報(News of the World)的前任總編輯柯爾遜(Andy Coulson)為新聞主管。

卡麥隆表示:「如果有過人的後見之明,知道後來的種種後果,我不會請他擔任這個工作,我想他也不會接受。」

卡麥隆也為柯爾遜說話,表示他認為在證明涉嫌者有罪前,應該相信他們是無辜的。

他又說,如果是柯爾遜對竊聽事件撒謊,他處理此事的態度將不同。目前已有10人因這起竊聽電話和行賄警察的醜聞被捕,柯爾遜是其中之一。

卡麥隆告訴國會議員:「唐寧街10號(首相府)如今已公開我的幕僚長與(倫敦警察局副局長)葉茨(John Yates)全部的往來電子郵件,證明我的幕僚行為全無不當。」

不過,路透社與伊普索斯莫里民意調查機構(Ipsos MORI)昨天發布的一項民調顯示,更多的英國民眾對首相卡麥隆(David Cameron)施政表現不滿,人數比他去年5月走馬上任以來的任何時期都多。

這項最新的每月民調顯示,53%的受訪民眾對卡麥隆不滿,滿意民眾則佔38%。對政府的滿意度,同樣創下去年5月以來新低,將近2/3,也就是63%的受訪者,不滿政府的治國方式。

默多克旗下英國報紙出版部門「新聞國際公司」,鬧出的電話竊聽醜聞延燒2週多以來,不但動搖人民對政府的信心,也拖累英國警方與媒體的公眾信任。

英國負責媒體事務的國務大臣韓特(Jeremy Hunt)昨天表示,新聞國際公司(News International)必須解釋,為什麼公司會發生沒有將大事稟報母公司新聞集團(News Corp.)老闆默多克知道的做法。

世界新聞報(News of the World)爆發竊聽醜聞風暴,默多克對國會證稱,他對此事不知情。

韓特告訴英國廣播公司(BBC)電視網:「問題在於,新聞國際公司組織非常重要的部份為什麼會發生這種歪風,沒有讓默多克等頭頭知道管理上的大事,該公司必須做出回應。」

「我相信默多克和他兒子會想證明,他們已經實施確保事情不會重演的舉措。」

默多克昨天離開英國,結束這趟為電話竊聽醜聞而來的11天混亂旅程,其中高潮是默多克在電視實況轉播的國會聽證會中遭人以泡沫派偷襲。

默多克旗下英國報業分支新聞國際公司(News International)發言人說:「他已經離境。」默多克搭乘私人飛機從倫敦北方的盧頓(Luton)機場飛離英國。

默多克的華籍妻子鄧文迪在英國國會飛身護衛80歲丈夫的畫面,昨天在網路四處張貼,使得這位「虎媽」成了大陸廣大網民心目中的紅人。

中央社報道說, 1項線上民調甚至顯示,鄧文迪此次出手一擊,使大陸4億8500萬網民中有許多人重新對愛情產生了信仰。

出生在大陸的鄧文迪比默多克年輕38歲,現年42歲。她在英國國會就默多克手下報紙竊聽案所召開的聽證會上,對1名抗議者的攻擊行動加以反擊,使她贏得了「守護天使」的稱號。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