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解說

歐債危機繼續引發震蕩

發表時間:

歐債危機加劇,德國計畫遊說歐洲聯盟各會員國,2年內修改歐盟條約,強化各會員國財政紀律,維持歐盟穩定運作。據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報導,德國外長威斯特威勒(Guido Westerwelle)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準備在明年度召開的全體歐盟會員國大會上,說服歐盟各會員國於2年內修改歐盟條約。

要聞解說
要聞解說 RFI
廣告

自歐債危機爆發至今,因現行的歐盟條約並沒有授權歐盟可統一財政紀律的約束力,以致對於過度發行公債而陷入債務困境的國家,無法採取具體的行動,僅能靠不斷砸巨資紓困。

威斯特威勒說,修改歐盟條約的目的,就是要克服目前歐盟體制運作結構的缺陷,必須使歐盟成為穩定運作的體制。

一旦條約修訂後,他表示,無論誰破壞了規定,都必須受到約束與懲處,這絕對不是空洞的泛泛之談。

由於去年5月成立的「歐洲金融穩定機制」(European Financial Stability Facility, EFSF)即將於2013年6月到期,「歐洲穩定機制」(European Stability Mechanism, ESM)將於2013年7月生效。

如果德國的提議能獲得各會員國採納,並於2年內順利完成條約修訂,屆時規模高達5000億歐元的歐洲穩定機制,也能配合新的制度規範展開運作。

威斯特威勒並提議,雖然目前歐元區僅有17個國家,但考量將來陸續會有其他會員國加入歐元,因此歐盟27個會員國應共同參與新制度的修訂。

但是德國這項主張已引起歐盟會員國的反彈,因修改歐盟條約強化財政紀律,歐盟將來勢必掌握實權,干預個別國家的預算編列,削弱國家主權。

歐債危機也很可能會影響亞洲。國際貨幣基金(IMF)表示,歐債危機增溫,恐引發亞洲資產賣壓,迫使外商銀行降低亞洲放款額度,並造成亞洲匯市混亂。

國際貨幣基金13日在報告中表示,亞洲經濟成長自2011年第2季以來就在減緩,並將今年經濟成長預估由4月的6.8%降至6.3%。亞洲各國通膨壓力依然「居高不下」,亞洲大部分地區財政持續處於適應調節狀態。

國際貨幣基金說:「歐元區財政動盪不安的情況愈來愈嚴重,以及美國經濟成長再度趨緩,恐在總體經濟和財政上,對亞洲造成嚴重影響。自2009年以來,先進國家投資人已在亞洲市場建立大量部位。這些部位若突然解除,可能使市場失去信心,影響恐會由債市、股市擴散到匯市和其他市場。」

全球經濟恐有再度衰退的風險,使中國、印尼等亞洲國家官員增加財政措施或者降息,以保護經濟成長不受影響。MSCI亞太指數上季累跌16%,寫下2008年以來最大跌幅,國際貨幣基金昨天表示,亞洲地區出現「恐慌性賣壓」,顯示當先進國家動盪不安時,人們「無處可躲」。

國際貨幣基金稱,外商銀行在母國如果大幅虧損,就可能售出亞洲資產、降低亞洲信貸額度,並避免延長貸款期限。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