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滄海桑田

胡一帆 歐洲將面臨發展與緊縮之間的平衡

發表時間:

困擾着歐洲的主權債務危機似乎出現轉機。10月26日,在比利時召開的歐盟峰會,針對解決歐債危機的一攬子方案進行了長時間的磋商。各國領導人最終終於在銀行業資本金比率等問題上達成共識,為緩解危機帶來些許希望。如何看待這次峰會達成的協議,歐洲的債務危機是否就此真的出現峰迴路轉,步入解決危機之路?我們在今天的本節目中,請來海通國際首席宏觀經濟學家胡一帆女士,請她來就相關問題談談看法。

廣告

如何看待本次歐盟峰會,峰會達成的協議是否符合普遍期待?

這次歐盟峰會的確達成了一些比較實質性的框架協議,主要在三方面,首先,減免希臘債務:銀行方面同意減免希臘百分之五十的債務,實際上高達一千多億。第二方面,是對銀行的再融資達成了一系列的初步框架。最後,是針對歐洲的穩定基金,如何擴融、以便發揮更大的作用。但是,有一個焦點問題:誰來出錢?

對希臘減免債務,銀行方面之所以表示願意,是因為歐洲有一個向銀行注資的計畫。實際上是需要歐盟穩定基金注資。為此,歐盟穩定基金需要擴融。擴融就有一個誰來增加投資的問題。目前有幾個方案,發達國家想到了發展中國家;法國總統薩科齊電話中國主席胡錦濤,希望中國出錢。其實,這個問題並不簡單。因為,無論誰出錢,首先必須得到歐盟議會的統一通過。歐洲究竟是否願意發展中國家介入歐洲事務還是一個問號。我認為,最終由誰來出錢有三種可能性:第一,可能由世界貨幣基金組織來增資。世界貨幣基金並沒有錢,因此最終付款人還得是以中國為首的發展中國家。這樣勢必會增加發展中國家在貨幣基金組織的投票權,這是許多國家並不願看到的。第二,就是以中國為首的發展中國家直接向穩定機制注資, 但是這種可能性也比較小;第三,就是設立一個單獨的主權基金,對歐洲的一些資產進行再投資,這種方式可能性較大。

危機是否尚未找到有效的解決辦法?

就算找到出資人,也只是解燃眉之急。因為歐洲的債務問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歐洲今後將面臨兩個最大的問題,其一:經濟如何增長,如何增加收入。其二:如何減少開支。今後將面臨發展與緊縮之間的平衡問題。

希臘嚴重債務違約,該國緊迫的危機局勢能否隨着大副扣減債務幅度而得到徹底轉變,最終步出危機?
這要看如何定義違約,大幅度地削減債務實際上已經是違約的一種表現。實際上大家並不希望看到希臘推出歐元區。所以整體上會考慮一攬子方案。以希臘為試點,看看能否讓歐元區用金錢買時間,讓大家更協調地統一行動來度過難關。

會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就是:意大利,西班亞等國會否步希臘後塵,困擾整個歐洲?

非常有可能。因為目前西班亞等國看上去還能在市場上融到資,但是以後的情況還很難判斷。從現在的債務來看,意大利已經達到超過其GDP的100%;西班亞的債務雖然還不到100%,但是它的結構性的失業率高達20%。南歐五國的危機一點都不比希臘輕。希臘只是最先爆發。所以希臘問題的解決為南歐五國其他債務的解決樹立一個試點。歐洲的債務危機可能會出現平緩。未來三、五年,歐洲經濟的緩慢增長,已經是一個可以看得到的走勢。全球的經濟可能進入一個緩慢增長的階段。對於新興國家來說,可能出口下降會比較快。中國今年下半年已經顯現出大幅度放緩的跡象。
目前這場金融危機,並沒有像人們期待的那樣,很快觸底反彈,反而似乎越陷越深。如何估測未來幾年全球的整體經濟前景?

美國的情況相對而言會比較好。因為美國的就業機制更加靈活。企業擁有大量的現金。消費也在慢慢地復蘇。就業也在緩慢地增長。因此,美國的經濟經過今明兩年,會逐步恢復到潛在增長水平,即:3%左右。但是歐洲的經濟缺乏普遍亮點,又受到債務危機的深層困擾,所以歐洲會比較放緩。至於新興國家,它們一方面受到發達國家的影響,另一方面,它們在尋找以國內的需求來推動經濟的道路。因此,從GDP的增長上,發達國家與新型國家可能出現脫鉤的情況,但是全球的資本市場可能會更緊密地聯繫在一起。

在今後的五到十年的過程中,如果歐洲能夠把握窗口,慢慢解決了問題,那麼,歐洲可能不僅成為貨幣聯盟,還將從財政政策上,成為一個鞏固的財政聯盟。這樣的話,時局會朝着一個好的方向發展,但是,經歷的時間可能是一個長期化的過程。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