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歐亞論壇

面對經濟危機,歐洲各國急待採取措施

發表時間:

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10日發錶針對13個會員國總體經濟失衡的摘要,指出包括比利時、保加利亞、丹麥、芬蘭、法國、匈牙利、意大利、馬爾他、荷蘭、斯洛維尼亞、西班牙、瑞典及英國這13國在去年11月歐盟發布的「預警機制報告」中被認定為正顯示著總體經濟失衡。

廣告

綜合法新社和中央社報道,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警告,呼籲斯洛維尼亞與西班牙兩國政府採取緊急行動,以制止歐元區危機的擴散。

歐盟執委員會表示,受到二度衰退影響,負債過重的企業借款人難以償還貸款,斯洛維尼亞銀行業可能需要新的資本注入。

斯洛維尼亞狀況不佳的銀行已成為金融市場關切的目標,斯洛維尼亞昨天債券標售的需求大減,意味投資人預期斯洛維尼亞將被迫尋求援助。

歐盟執委員會指出,政治僵局和法令桎梏「已使斯洛維尼亞無法適當解決財政失衡並加強其調整能力,在歐洲主權融資壓力升高之際,這會讓斯洛維尼亞更容易受到傷害。」

歐盟執委員會說,西班牙遭到國債與民間債務所苦。西班牙銀行體系已接受紓困。

這兩國必須在5月29日之前進行改革,否則恐將淪為已頒布1年的「總體經濟失衡程序」(Macroeconomic Imbalance Procedure, MIP)下首批受罰的對象。「總體經濟失衡程序」是用來規範競爭力落後與銀行體系過度透支而加深債務危機的國家,必要時將處以罰款。

歐盟執委員會在其他11國發現的失衡現象較輕微,這些國家包括歐元區會員國比利時、芬蘭、法國、意大利、馬爾他、荷蘭,以及非歐元區國家保加利亞、丹麥、匈牙利、瑞典和英國。歐盟執委員會呼籲這些國家調整經濟政策,但認為它們都沒有遭罰的風險。

至於英國,在家戶債務、房市及外部競爭力仍有總體經濟失衡現象,去年出口表現甚至比預期更糟,政府赤字雖在減少,但仍很高,政府債務也持續增加。

摘要指出,法國對外部震盪的恢復力正在衰退,長年失衡愈來愈不利於中期成長預估;法國產品出口的市佔率自2006年到2011年也減少了11.2%。

此外,勞動市場的僵固性阻礙了經濟調整能力,使生產力減緩;企業的低收益性及高負債,對法國整體競爭力形成威脅。

摘要表示,法國公債已很高,且逐漸增加,會降低公共財政面對潛在震蕩的能力,也可能對整體經濟造成外溢效應。

中央銀行法國銀行總裁諾耶爾今天說,法國應凍結退休金、公務員薪水和社會福利,以在2014年前節省400億歐元。法國試圖裁減膨脹的公共赤字並刺激成長,而今年的經濟預測幾乎是零。

諾耶爾(Christian Noyer)在歐洲第一電台說,法國今年及明年需節支400億歐元(520億美元),以達到歐洲聯盟設立的赤字上限,也就是國內生產毛額3%的限制。他說,政府2014年的支出需和2012年時「同水平」。

他指出,由於支出會自行成長400億歐元,我們必須找到節省400億元的辦法。

他又說,要達成目標必須全面進行,特別在凍結退休金、並擴大至凍結公務員薪水和社會福利。

諾耶爾解釋說:我們不是在厲行緊縮。我們今天面對的是,必須非常嚴格管理公共財政,因為我們的公共赤字實在太高。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