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經濟與貿易

歐美啟動自由貿易談判

發表時間:

歐美自由貿易談判7月8日在華盛頓啟動,背景是美國竊聽盟國的醜聞被美國情報機構承包商斯諾登揭露出來,美國與歐洲盟國談判環境受到影響。法國世界報指出,但歐洲在軍事上需要美國提供情報,況且法國也干同樣的事情。

廣告

世界報說,起先是法國要求歐盟暫緩與美國啟動談判,法國外長法比尤斯7月3日在國民議會上表示,在懷疑氣氛下展開談判顯然不合時宜。7月4日美國國慶時,法國內政部長瓦爾茲在美國駐巴黎大使館的花園裡說,法國總統要求美國政府就刺探法國的活動做出明白具體說明。如果情況屬實,這種做法在盟友之間沒有它的位置。但後來《世界報》披露了法國情報部門也干同樣的事情,法國的批評聲調才降下來,不過影響談判的不安仍然存在,而歐美自貿協議的影響將超過純粹的商業範疇。

美國研究中心“德國馬歇爾基金會(GMF)巴黎辦公室主任德拉雅伯(A de Hoop Scheffer)稱,很明顯,大西洋兩岸關係變冷會對談判的內容產生影響,歐洲會利用這個氣氛向美方施加額外壓力,要求美國在監視領域讓歐洲分享更多的東西。

法國戰略研究基金會主任 格朗(Camille Grand)認為,除了分歧之外,談判的背景是歐洲對奧巴馬的夢想破滅:原先奧巴馬裁剪核武和結束反恐戰爭的講話是那麼吸引歐洲,現在美國大哥變成了全班最後一名。

討論的調子也完全變了,原先設想這個協定在政治層面,面對亞洲崛起,特別是中國崛起的威脅,強化佔全球生產毛值50%的歐美陣營。但一連串竊聽醜聞曝光後,歐美相同價值觀陣營的協議的翅膀沉重起來,而正是在這方面,歐洲有牌可打。

原先是歐洲人更希望與美國達成自由貿易協定,以補償奧巴馬將戰略重點轉向亞洲。而今天,他們卻讓因各種理由而持懷疑態度的人,滋生一種想法:美國未必是最重要的合作夥伴。

歐美自由貿易談判的分歧已經擺在桌上,包括文化特例,農業政策及公共市場。而這些分歧都在談判開場的緊張氣氛中有所加劇。

法國總統府一名顧問表示,“歐美自貿條約的主要精神,我們接受,沒有問題,經濟越開放,越能抵禦貿易保護主義,增長就越快,我們覺得這樣一個條約會讓我們生活得更好。但沒有這個條約,一直以來,我們也活的不錯”。

世界報說,美國竊聽醜聞的爭議,加劇了懷疑論點,也影響到談判的準備工作。法德就公開亮出對開啟談判時機的分歧,後來在最後一刻達成共識,委託布魯塞爾在進行自貿協議談判的同時,派專家工作組與美方就竊聽的規模進行談判。

世界報說,歐洲現在顯然希望平息事態,德國總理默克爾表示,“我們現在不是在冷戰當中。”巴黎的態度也轉為和解:一名參與談判的法國外交官強調說,“我們與美國關係的基礎並沒有受到質疑,甚至可以說,過去一年是巴黎與華盛頓關係最好的一年。奧朗德與奧巴馬的觀點相同,比如,以促進經濟增長走出危機,法國出兵馬里,都加強了法國在華盛頓的可信度。

德國馬歇爾基金會德-拉雅伯指出,鑒於對伊斯蘭分子威脅非洲撒赫勒地區的擔憂,歐洲,特別是法國,不會對美國採取太過分的立場。儘管竊聽問題污染了歐美關係,但歐洲人十分清楚,他們不能跟美國生氣,因為在軍事方面歐洲需要美國,歐洲干預利比亞和馬里時都依賴美國在情報和監視方面提供的協助。

另一個讓歐洲降低批評聲調的因素是,美國同時還與南美和南亞等10來個國家談判建立跨太平洋自由貿易夥伴協定。現在還不知道哪一個協議能夠先簽署。法國戰略研究基金會主任格朗說,對於歐洲人來說,重要的是:要麼歐洲融入強大的歐美大西洋板塊,從而有能力構築21世紀,要麼,美國將其重心傾斜到太平洋地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