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解說

看北約峰會應對烏克蘭危機和伊拉克戰局的措施

發表時間:

聽眾朋友,北約峰會周五在英國威爾士閉幕,此次的峰會重點討論了烏克蘭危機以及北約今後如何確保其成員國的安全事宜,另外還就如何應對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對全球安全的造成的重大威脅進行了磋商。

要聞解說
要聞解說 RFI
廣告

在此次的峰會上北約各成員國達成一致,同意組建一支快速反應部隊,以增強北約在歐洲東部的防務,並應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這樣的局勢。這支快速反應部隊被命名為“矛鋒”部隊,將由數千士兵組成,可在數天內就能被調派到任何需要的地方。北約秘書長拉斯穆森說:“這意味着我們能夠迅速和堅決的應對任何威脅。”拉斯穆森表示,成立這支“矛鋒”精銳部隊的決定對外發出了一個明確的信息,那就是北約會在任何時候保護自己的盟友。英國首相卡梅倫說,英國將向快速反應部隊提供3500 人。他說,他認為北約必須增強在歐洲應對挑戰的能力。這支快速反應部隊將在東歐的幾個北約成員國內設有基地。

美國總統奧巴馬強調,如果發生了針對北約某一個成員國的攻擊,則就象攻擊其他所有成員國那樣,大家會採取集體的防衛行動。北約將繼續在波羅的海國家上空進行空中飛行巡邏,將繼續在波羅的海以及黑海部署軍艦,還將加強在東歐的軍事演習。

波蘭總統科莫羅夫斯基說,波蘭高度重視北約成立快速反應部隊的決定,這可增強北約在東歐的勢力。他在北約峰會的簡報中說:“我們高度重視北約在提升戰備程度上有所進展,包括成立大約5000人的快速反應部隊,以作出立即反應。”

彭博新聞社的社論認為,宣布成立一支新的快速反應部隊,這支部隊將由北約28個成員國輪流組成,並將在波蘭和波羅的海國家駐紮。這麼做起到一箭雙鵰的作用。快速反應部隊相當於在俄羅斯進軍道路上設置了路障,又不會違反1997年北約東擴時西方對俄羅斯許下的不會在中歐、東歐設立永久軍事基地的承諾。輪換駐軍意味着一種彈性機制,一旦俄羅斯放鬆對東歐國家的威脅,快速反應部隊就可以撤離。北約領導人在展示彈性立場的同時應該向俄羅斯清晰的傳遞出一個信息:俄羅斯已經單方面破壞了冷戰後作出的安全保證。

此次北約峰會在美國的大力推動下還重點討論了如何應對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對全球安全的重大威脅。美國希望結合盟國的力量共同對抗這個恐怖組織。美國總統奧巴馬和英國首相卡梅倫周四在倫敦的《泰晤士報》上聯名發表評論文章稱,在對抗“伊斯蘭國”的武裝組織上,“我們的決心不會動搖。如果恐怖分子認為,我們會在他們的威脅面前變得軟弱,他們就大錯特錯了。”包括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丹麥、法國、德國、意大利、 波蘭、以及土耳其在內的十個國家星期五早晨開會討論了如何對付“伊斯蘭國”激進組織的威脅,華盛頓呼籲包括向正在伊 拉克北部地區與伊斯蘭反叛分子作戰的庫爾德武裝提供更多的武器。美國的計畫還包括切斷武裝分子賴以為其戰士提供軍餉的資金來源,限制外國極端分子的流入,支持有能力與“伊斯蘭國”作戰的阿拉伯武裝。從8月11日起,美國已經對伊拉克北部“伊斯蘭國”極端分子進行了一百多次空中打擊。

法國總統奧朗德表示,在遵守國際法並應伊拉克政府邀請的情況下,法國準備加入打擊伊拉克“伊斯蘭國”極端組織的軍事行動。但奧朗德強調了在敘利亞採取類似的軍事行動的困難性,因為在敘利亞進行打擊“伊斯蘭國”的軍事行動很有可能會有利於阿薩德總統鞏固其政權。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