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文化遺產

斯皮耶納的新石器時代燧石礦

發表時間:

斯皮耶納的新石器時代燧石礦位於比利時埃諾省蒙斯的一個村莊斯皮耶納。新石器時代的到來標誌着人類文化和技術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斯皮耶納的新石器時代燧石礦生動地證明了這一點,2000年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廣告

廣義的工業遺產包括史前時期加工生產石器工具的遺址、古代資源開採和冶煉遺址以及包括水利工程在內的古代大型工程遺址等工業革命以前各個歷史時期中 反映人類技術創造的遺物遺存。斯皮耶納新石器時代的燧石礦就是典型的例子。

斯皮耶納新石器時代的燧石礦面積達100多公頃,是歐洲最大且最早的古代礦坑彙集地。這些燧石礦的非凡在於提煉技術的多樣化,及其與當時人類聚落之間的直接聯繫。生動的反映了遠古時期人們隨着時間的推移,技術逐漸發展,文化逐漸繁榮。

燧石俗稱“火石”,是比較常見的矽質岩石,質密、堅硬,多為灰、黑色,敲碎後具有貝殼狀斷口。燧石由於堅硬,破碎後產生鋒利的斷口,所以是最早為石器時代的原始人所青睞,絕大部分石器都是 用燧石打擊製造的。

斯皮耶納燧石礦的地下開採大約從公元前4000年  公元前4200年之間開始的,是歐洲最古老的礦山之一。

斯皮耶納燧石礦標誌着人類科技和文化進步的一個重要階段。當時的人們從這座礦挖取原料,特殊尺寸的燧石反映了當時熟練的採礦技術。最為引人注目的是,當時 的礦工已經可以製作形狀規則長度達到25厘米的燧石。燧石被人們用鹿角鎬掘出,敲擊後製成粗製的斧形,經過拋光後成為可以使用的石斧。這些粗製品被廣泛交 易,並經常在交易時被拋光。拋光使得燧石製作的斧頭更加鋒利,使用起來更加持久。這些斧子在新石器時代早期被用作砍伐樹木、刻削木頭之用,如造茅屋和獨木 舟。

斯皮耶納的礦井為早期人類發明和應用燧石礦提供特殊的證據。採礦中心區域厚厚的沉積物證明,早在四五千年之前,歐洲就曾經有過大規模的採礦活動。他們在第 一個穩定的社會團體出現與青銅器時代以家族為中心之間確立了一個裡程碑。巨大而複雜的古代燧石礦是人類文化和技術發展的重要里程碑,它是新石器時代文化的 一個生動說明。新石器時代開採燧石標誌着一個人類科技和文化的進步的開創性階段。考古發掘顯示,這裡的採礦活動從新石器時代中期到新石器時代晚期一直沒有中斷。在這裡發現的大量文物,尤其是陶器,說明這裡是有組織地開展挖掘。考古中發現的金屬說明這裡一直到青銅時代晚期(公元前8世紀或公元前7世紀)仍有活動。

新石器時代人們儘可能露天開採,或者先挖豎井,然後再沿着石縫橫向挖掘形成地下隧洞。目前,這些礦井 佔地面積巨大,高低起伏好像高爾夫球場一樣。

19世紀40年代,人們第一次發現了斯皮耶納的史前礦井,但直到1867年因修建蒙斯到智美的鐵路時,才開始系統的發掘工作。1912-1914年,以及1953年以來,大型考古挖掘計畫持續進行。

 

瀏覽其他章節
  • 05:06
  • 05:34
  • 06:27
  • 05:27
  • 05:30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