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生態 健康與科技

英國脫歐及其對銀行業的影響

發表時間:

英國將於本周三正式啟動脫離歐盟的程序。金融界十分關注,隨着英國正式啟動脫歐程序,英國和歐洲金融領域將會發生什麼巨大的變化?一項調查顯示,隨着英國準備啟動脫離歐盟的程序,倫敦作為金融中心的名望已有所下降。

路透社
廣告

英國央行稱,銀行業者需要提供應急方案,以讓監管機構相信他們為應對“一系列可能出現的後果”做好準備。英國央行的金融政策委員會要求銀行業者證明,他們如何能夠讓歐洲大陸的客戶在英國退歐後業務不會被突然切斷。銀行業者擔心,英國難以繼續獲得不受限制的進入歐洲統一市場的途徑,部分銀行已經在計畫增強在歐洲大陸的業務。

英國央行指出,驟然調整可能打亂市場流動性及投行服務的準備。英國退歐之後對銀行業務模式的變動,將降低英國金融體系的韌性,英國央行表示,正在研究合適的改善方式,但未進一步說明。英國央行表示,已對消費者放款標準展開一項檢視,央行目前認為,消費者放款業務構成的風險大於對“以租養房”房東的放款。銀行業者將首次遭遇一項兩年一次平行進行的“探索性”測試,測試銀行應對尋常金融周期之外的新風險或潛在風險。周期性測試設定為一項為期五年的衝擊局面,探索性測試的時間區段則為七年。探索性測試得以進行,是因為今年沒有歐盟對主要銀行的壓力測試。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雖然倫敦做為金融中心的名望已有所下降,但在Z/Yen全球金融中心指數評估88個金融中心的排名中,倫敦仍居榜首,其次為紐約,和新加坡、香港、東京這三個有影響力的亞洲城市。這項調查是根據行業人士對城市名聲、基礎建設或商業環境的看法,倫敦的評分自去年9月以來急劇下降。調查並顯示,銀行和其他受調者越來越擔心英國脫歐。該報告作者指出,英國脫歐是所有金融中心的主要不確定性來源,不只是倫敦。但目前倫敦的評分下降並沒有讓歐洲大陸受益。德國和法國政界希望把握英國脫歐的機會,提高法蘭克福和巴黎的地位。但巴黎在全球金融中心排行榜中排名29,持穩去年9月;法蘭克福、盧森堡和都柏林分別排名23、18、33,都比早先的調查退步。

有的銀行高管說。“我們對英國國內生產總值帶來兩位數百分比的貢獻。我們是英國最大的納稅者。” 過去20年中,與其他250家位於英國的外資銀行一樣,高盛集團將其歐洲業務重心放在倫敦,以便利用經濟規模達16.5萬億美元的歐洲單一市場的優勢。一些高級銀行家期待得到英國政府的特殊優待。他們希冀英國官員能把金融業置於所有其他行業之上,維持金融服務不受限制地進入歐洲單一市場。據路透社報道,然而事與願違,銀行家們與英國政府官員進行的其他一系列會議也慘淡收場。銀行家稱,英國政府官員不了解金融業和利害關係,也不想聽到有關英國退歐的負面消息。一家全球投資銀行的歐洲業務高管說,“我們已進入了嚴重危險期”, “英國政府的部分官員太過自滿了”。政府官員則稱銀行業者誇大了面臨的威脅,並稱經濟進行一些再平衡、不再那麼倚重金融服務業長期內將是件好事。金融服務目前在英國經濟產出中佔比約為12%。

一些銀行家相信,由於有部分目前在倫敦運作中的業務將順勢轉至美國總部,所以紐約將成為英國退歐中最大的贏家。知情人士表示,滙豐、瑞銀及摩根士丹利已決定在未來兩年從倫敦撤離約1000個員工。高盛本周稱將開始把數以百計員工遷離倫敦,以作為英國退出歐盟的應變計畫。根據倫敦金融城政府,英國金融業去年在企業及員工稅賦方面為政府貢獻了高達714億英鎊(887億美元)。這相當於英國每年在基礎教育、警力及軍隊方面的支出。換言之,金融業對英國稅收的貢獻度,幾乎等於蘇格蘭及威爾斯納稅人繳納的總和。英國首相特雷莎·梅本周則表示,“我們將借這個機會打造一個更為全球化的英國。保持與歐洲最密切的朋友和盟友關係,同時還將放眼歐洲之外,同各種新舊朋友和盟友建立關係。”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