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解說

法德軸心重整旗鼓抵抗歐洲懷疑論

發表時間:

法德兩國領導人22日在德國西部城市亞琛簽署一項新的友好條約,作為兩國在1963年簽署的《愛麗舍宮條約》的補充,旨在在經濟、外交和安全、文化與教育、科研、氣候變化和環境保護等領域繼續加強現已非常緊密的雙邊關係。常年作為歐洲建設火車頭的法德軸心決心進一步加強合作無疑是一個積極信號,但在英國脫歐的帶來的種種不確定性以及歐洲懷疑論甚囂塵上背景下,法德兩國領導人的決心顯然也是在逆風而行。有人認為新條約並無宏偉目標,也有人指責它出賣主權。

2019年1月22日,法國總統馬克龍和德國總理默克爾在德國西部城市亞琛簽署新友好條約,補充1963年簽署的法德《愛麗舍宮條約》,進一步深化雙邊合作,推動歐洲建設。
2019年1月22日,法國總統馬克龍和德國總理默克爾在德國西部城市亞琛簽署新友好條約,補充1963年簽署的法德《愛麗舍宮條約》,進一步深化雙邊合作,推動歐洲建設。 圖片來源:路透社/Wolfgang Rattay
廣告

新條約都有哪些重要內容呢?新條約顯然希望在加強兩國跨境關係的同時,加強在安全與外交領域的雙邊合作,努力在國際舞台協調行動,在諸如氣候變化等重大議題上共同發聲。

在安全問題上,條約包含一項互助防衛條款。雙方承諾在對方領土受到侵犯的情況下,動用一切可能的手段,包括使用武力,向對方提供援助與支持。雖然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條約當中已經包含類似條款,但法德新條約希望在明確雙方的互助防衛承諾的同時,進一步加強兩國軍隊的合作,在發生恐怖襲擊情況下,可以共同行動,聯合部署。新條約規定,兩國將成立國防與安全委員會,作為主導這些共同行動的政治機構。

新條約也特別提出將推動德國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作為兩國外交的首要任務。兩國也將在聯合國框架下加強協調立場,並推動歐盟在聯合國採取統一步調。

在國防、安全與外交問題之外,雙方也承諾加強經濟政策協調,建立一個由10名獨立人士組成的法德經濟專家委員會,負責對兩國的經濟行動提出建議。條約希望進一步加強兩國公民之間以及企業之間的關係。通過一些特別程序,加速各項合作方案的落實。雙方將成立一個由政府、地方行政機構以及議員等不同機構代表組成跨境合作委員會。兩國100名議員也將組成一個共同議會機制。

新條約重申在兩國邊境附近地區推動雙語制的原則。但並不因此要求改變兩國的行政工作語言。

兩國也在新條約中承諾將在可再生能源以及能源效率領域開展一些共同計畫。

兩國領導人都對這項新友好條約賦予了極高意義。法國總統府日前就此表示,這是一個重要時刻,顯示法的軸心再發動能,推動進一步加強歐洲建設。雙方在共同防禦領域從未走得這麼遠。德國總理默克爾幾天前也表示,法德兩國有意繼續共同推動歐洲事務。

可以說在英國啟動脫歐進程、歐洲各國民粹主義、民族主義色彩勢力加強、而移民危機又不斷衝擊歐洲聯盟的內部凝聚力的背景下,法德兩國簽訂新友好條約,宣布將進一步合作,無疑是在宣誓他們將合作,進一步推動歐洲聯盟建設的決心。這項決心宣誓,在歐洲議會將在今年5月舉行換屆選舉的背景下,自然也別有一番意義。但這項共同宣誓的決心能否確實給困境中的歐洲建設帶來有效動力呢?

法德軸心在過去數十年的大歐洲建設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這個軸心近年來由於各種分歧而動力減弱。法國總統馬克龍上任伊始的雄心勃勃的歐洲建設方案,尤其是加強歐盟內財政政策的設想並未獲得德國總理默克爾的支持,致使歐盟最終只通過了一項目標有限的預算合作方案。不少評論人士認為,周二簽署的法德友好新條約其實並無宏偉目標。

與此同時,無論是默克爾,還是馬克龍,目前都由於國內政治的困擾而影響力大為削弱,在歐洲建設議題上不得不謹慎前行。

更何況,移民危機以及英國脫歐不斷挑戰歐洲一體化的內部凝聚力,歐洲懷疑論甚囂塵上,民粹主義政治勢力不斷加強。新條約簽署當日,數十名反對者在亞琛集會,在喧鬧聲中迎接法德兩國領導人的到來。法國極右翼政黨國民聯盟黨領導人瑪麗娜•勒龐批評馬克龍政府進一步削弱法國。她甚至指責馬克龍有意與德國分享在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位置,而新條約中絲毫沒有表達這樣的立場。法國極左翼政黨法國不屈服黨的領導人梅朗雄認為新條約進一步削弱法國主權,他指責馬克龍政府不斷依附於德國;德國極右翼政黨領導人則指責德法兩國試圖在歐盟內部建立一個超級歐盟……

在中國在國際舞台影響力不斷加強,而美國在國際舞台上的地位在特朗普領導下不斷受到削弱的背景下,歐盟建設對於歐洲各國在國際舞台繼續發聲至關重要。因國內政治困局而頗有些自顧不暇的法德領導人是否有足夠的決心和能力,頂風而行,推動歐洲在國際關係重建進程中,成為一支堅守自由、民主、多邊主義價值的穩定向上力量呢?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