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歐盟/中國

歐盟通過監管外國投資機制 4月1日實施

歐盟委員會周二批准了有關監督歐盟境內外國投資的新法規,新法規將從下個月四月一號開始正式生效,事實上,歐盟境內已經有14個成員國設立了國家監督法規,歐盟委員會的新法規有何新點?

中國總理李克強(中),歐盟委員會容克(右)和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歐中峰會,2017年6月2號,布魯塞爾
中國總理李克強(中),歐盟委員會容克(右)和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歐中峰會,2017年6月2號,布魯塞爾
廣告

根據歐盟委員會網站發表的公告,新法規明確規定,當外國的投資計畫對一個以上成員國的安全或公共秩序構成威脅時,或當投資計畫可能破壞整個歐盟的利益時,歐盟委員會有權利對此發表意見。

雖然歐盟目前已經有14個國家擁有外資監控規定,但是歐盟委員會的監控機制將迫使歐盟所有成員國公布涉及敏感技術以及基礎設施的外國投資信息。根據世界報引述的數據,去年在歐盟境內總投資的82%都在監控機制的管轄範圍之內。

根據經合組織公布的投資數據,歐盟擁有世界上最開放的投資體制。歐盟是世界上外國直接投資的主要目的地:截至2017年底,第三國投資者在歐盟持有的外國直接投資總金額達到62.95億歐元。

而在外國投資中,來自中國的直接投資最近幾年來越發引發法德等國的擔憂。去年中國在歐盟的主要投資項目涉及生物衛生,汽車以及金融行業,世界報指出,這些投資原本都應該受到歐盟監督機制的審議,尤其是投資的中資企業都是中國國有企業。

不過,德國智庫的投資專家表示,儘管歐盟的監督機制涉及範圍廣大,但是,這並不意味着外國投資會被大規模的阻止,因為最終決定權還是掌握在歐盟成員國的手中。即使是積極推動此一監管機制的德國也不會完全拒絕中國投資。

法國中國問題研究專家高德蒙教授指出,歐盟的投資監控機制與美國相對比相對開放,而且要真正投入全面實施至少必須等到2020年。因為監控機制至明確了監控的原因,但尚未明確監控程序。不過,他認為類似的機制很可能對中國這樣的國家造成威懾作用。北京不太願意採取硬碰硬的方式。

而歐盟中國之間的關係日趨微妙,歐盟成員國期待歐盟修改有關公平競爭的規定,以保障歐盟企業應對中國強大國有企業的競爭能力。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