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瑞士/中國/人權

被指與中國簽署祕密協議跨境審問異議人士 瑞士當局否認

英國《衛報》12月9日報導指,瑞士與中國之間一項秘密協議的全文首次被披露。該協議允許中國安全官員使用瑞士納稅人繳納的稅進入瑞士,並與當地政府希望驅逐的中國公民面談。對此,瑞士移民部門的發言人在接受質詢時表示,該協議與瑞士和其他數十個國家簽署的技術性協議一樣。他還強調,凡是處於危險之中的人,比如被中國迫害的藏人或維吾爾族穆斯林,都不會成為驅逐出境的候選對象,“也不會受到中國官員的審訊”。

中瑞兩國國旗資料圖片
中瑞兩國國旗資料圖片 © 網絡圖片
廣告

報導指,這份為期五年的“再接納協議”(Readmission Agreement)於2015年簽署,於周一到期。該協議規定了中國代理人可以前往瑞士,並對瑞士當局希望驅逐的疑似中國公民進行面談的條款。和瑞士與其他國家簽署的50多項類似協議不同,這項協議從未被政府公布,甚至直到今年8月才得到公開承認。在為期兩周的“任務”中,公安部的“專家”必須得到邀請,但一旦發出邀請,中國就可以選擇自己的特工,而無需獲得瑞士的批准。他們可以在沒有正式身份的情況下進入瑞士,瑞士承諾對他們的身份保密。他們為瑞士當局提供的報告也須保密。

“重新接納協議”是國際法的常規組成部分,但捍衛人權的人士表示,2015年瑞士與中國達成的協議並非互惠協議,和瑞士與其他國家簽署的協議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質”。保護衛士組織(Safeguard Defenders)稱,其他協議一般將相關外國官員的活動限於與被遣返者見面,而且必須是公開的官方活動,但與中國簽訂的協議過於神秘,更容許官員以非官方身分活動,實非尋常。針對相關報導在瑞士國內外引發的巨大爭議,瑞士移民部門的一位發言人向法新社表示,與中方簽署的是一個技術性協議,就像與其他幾十個國家簽署的協議一樣。他還強調,凡是處於危險之中的人,如被中國迫害的藏人或維吾爾族穆斯林,都不會被驅逐出境,“也不會受到中國官員的審訊”。

瑞士國家移民事務秘書處(SEM) 信息和通信部副主任科曼(Reto Kormann)在一封電子郵件中解釋說,“大多數國家只有在能夠核實其身份的情況下,才會想收回自己的公民。”他指出,在這種情況下,與北京的協議只在2016年使用了一次。該部在一份聲明中說,“兩名中國官員隨後在瑞士逗留了幾天,共對13人進行了審問。”該部門還表示,協議文本被提供給任何要求的人。該部門強調,“沒有迫切需要延長有關安排,這類程序並非必不可少”。該文本的發現和批評,促使瑞士聯邦議會的議員們要求更多的監督,相關應該在未來幾個月內得到討論。

一些人權組織表示,瑞士可能會違反國際法中的不驅回原則,該原則禁止將難民強行送回或驅逐到生命或自由受到威脅的地方。人權組織擔心,沒有機制監督被遣返者返回中國後的待遇。“考慮到中國在被拘留者的權利方面令人震驚的記錄,如果被遣返的人被拘留,他們可能會遭受酷刑或其他虐待,這也是一個合理的擔憂,”中國人權捍衛者(Chinese Human Rights Defenders )組織的發言人蘭(Leo Lan)說。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