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德中關係

德國執政聯盟協議: 對華政策重視夥伴關係、競爭和制度抗衡

經過近兩個月的談判,德國社民黨、綠黨和自民黨終於就聯合執政達成協議,並於周三公布了聯盟協議。紅綠黃交通燈聯盟正式成立。即將擔任總理的社民黨總理候選人肖爾茨表示,三黨聯盟將推行高效,進步的政治,引領德國在氣候保護上走向前列。

社民黨,候選人奧拉夫·舒爾茨(右二)與綠黨領袖安娜萊娜·貝爾博克(左)和羅伯特·哈貝克(左二)以及自由民主黨主席克里斯蒂安·林德納(右)站在一起,經過數周的談判,三黨領導人就聯合執政達成協議,並於11月24日公布了聯盟協議。
社民黨,候選人奧拉夫·舒爾茨(右二)與綠黨領袖安娜萊娜·貝爾博克(左)和羅伯特·哈貝克(左二)以及自由民主黨主席克里斯蒂安·林德納(右)站在一起,經過數周的談判,三黨領導人就聯合執政達成協議,並於11月24日公布了聯盟協議。 © AP Photo/Markus Schreiber
廣告

聯盟協議還包括於2023年重新啟動債務剎車,延長並進一步緊縮房租剎車。避難庇護法將得到改革。最低工資將提升到12歐元等。

 

長達177頁的聯盟協議確定了對外關係的走向。

在對華政策上,該協議寫道:“我們希望而且必須在夥伴關係、競爭和制度抗衡方面,塑造我們與中國的關係。在人權和有效的國際法的基礎上,我們儘可能尋求與中國的合作。我們希望在與中國日益激烈的競爭中制定公平的規則。為了能夠在與中國的制度性競爭中實現我們的價值觀和利益,我們需要在共同的歐盟對華政策的框架內,在德國制定全面的中國戰略。我們希望繼續進行政府磋商,並使之更加歐洲化。”

 

協議繼續寫道:“在對華政策上,我們努力進行跨大西洋密切協調,尋求與志同道合的國家進行合作,減少戰略依賴。我們期待中國外交政策為周邊地區的和平與穩定發揮負責任的作用。我們致力於確保南海和東海領土爭端在國際海洋法的基礎上得到解決。台灣海峽現狀的改變,只能在雙方同意的情況下和平進行。在歐盟一個中國政策的框架內,我們支持民主台灣參與國際組織的相關工作。我們明確談及中國侵犯人權的問題,尤其是在新疆。香港必須重申一國兩制的原則。”

 

聯盟協議還闡述了德國的印太戰略。“在德國和歐盟的印太戰略基礎上,我們主張建立一個基於全球規範和國際法的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我們希望在合作上取得進展,特別是在加強多邊主義、法治、民主、氣候、補貿易和數字化等領域。我們希望共同推動關於印太地區和平與安全的深一層深入對話。”

“我們對深化與印度的戰略夥伴關係有着濃厚的興趣。”

 

協議強調了歐洲內部“強大的法德夥伴關係”,“並將跨大西洋夥伴關係視為我們國際行動的核心支柱。”與美國的關係應該得到更新並充滿活力。與俄羅斯的關係應該深刻而多樣。為此,德國新政府準備“進行建設性對話”。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