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烏克蘭/地雷與未炸炸彈

俄軍到處射彈 烏克蘭農民得穿防彈衣下田

現在是世界糧食儲備之一的烏克蘭的播種季節。但是今年,除了燃料和化肥之外,當地農民還需要防彈背心和排雷人員來銷毀落在他們田裡的炸彈。

烏克蘭波薩德-波克羅夫科戰火毀壞景象。
烏克蘭波薩德-波克羅夫科戰火毀壞景象。 © RFI/Catalina Gómez
廣告

在烏克蘭的田地里,農民得冒着死亡危險下田。比如在該國西南部Igor Tsiapa的田地里,一枚未爆炸的導彈躺在一片黑土上,這片田沒人敢動,而他的其他玉米田已經被耕種過了。這位農民說,"如果我們想有一個或多或少過得去的收穫,一切都必須趕農忙時間完成......。"伊戈爾-齊亞帕的農場位於Zaporijjia地區的一個村莊Grygorivka附近。

自戰爭開始以來,烏克蘭農民一直處於俄羅斯入侵的前線,俄羅斯在烏克蘭全國各地埋下了大量的地雷,還有大量發射的炮彈,甚至導彈,很多並沒有爆炸。

觸發任何這些炸彈裝置的風險很高。據警方稱,最新的事故於周三發生在基輔地區。一位農民駕駛拖拉機撞上了地雷,農民的胳膊和腿被嚴重炸傷。

而分析公司ProAgro Group的瑪麗亞-科列斯尼克(Maria Kolesnyk)估計,自戰爭開始以來已經發生了約20起類似事件,但不知道有多少起是致命的。

據描述,在伊戈爾-齊亞帕的田裡,排雷小組頭戴印有烏克蘭緊急情況部的藍色頭盔,將拳頭大小的小磚塊炸藥放在導彈旁邊,然後在上面鏟上一個土堆。該團隊成員德米特羅-波蘭丘克說:自戰爭開始以來,每天都有未爆彈藥被發現要銷毀。

而農民並不總是有耐心等待排雷人員的到來。當Dmytro Polichtchouk和他的同事們到達時,他們經常缺席,只是用一根掛着瓶子或塑料袋的棍子來標記炸彈的存在。

烏克蘭是世界上最大的葵花籽油生產國,也是世界五大玉米和小麥出口國之一。而由於戰爭、農民被迫流離失所和燃料短缺造成的中斷,正在引起許多依賴其出口的國家的擔憂。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