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俄羅斯侵烏戰爭

柏林《每日鏡報》:朔爾茨更應訪問基輔 而不是巴爾幹地區

烏克蘭戰爭和中國與該戰爭的關係繼續受到德國媒體的關注。德國廣播電台表示,烏克蘭戰爭是歐洲自二戰以來面臨的最大災難。但戰爭進行三個多月後,德國人現在面對戰爭時,想到的是自己,而不是烏克蘭人民和他們反對俄羅斯的戰爭。德國人對戰爭的憂慮和對烏克蘭的團結精神正在消逝。這只會讓普京高興。

2022年6月11日,德國總理朔爾茨(左)和北馬其頓總理科瓦切夫斯基(右)在斯科普里政府大樓舉行的新聞發布會後握手。
2022年6月11日,德國總理朔爾茨(左)和北馬其頓總理科瓦切夫斯基(右)在斯科普里政府大樓舉行的新聞發布會後握手。 AP - Boris Grdanoski
廣告

 

德國總理朔爾茨目前正在訪問西巴爾幹地區,以進一步孤立俄國。

柏林《每日鏡報》認為,朔爾茨更應該去訪問基輔。烏克蘭總統塞倫斯基在俄羅斯入侵開始後不久,就簽署了加入歐盟的申請。塞倫斯基希望德國政府能夠明確定位,支持烏克蘭獲得候選國地位。但朔爾茨對此模稜兩可。如果他現在去訪問基輔,這就會是一個清晰的支持烏克蘭的信號。而獲得候選國地位只是邁向歐盟的漫長道路上的第一步。但自從俄羅斯的侵略戰爭開始後,人們的着重點已經改變。對歐盟的民主價值目前也在烏克蘭東部的戰區得到捍衛,歐盟對受到攻擊的國家有責任顯示出明確的入盟前景。

 

馬格德堡出版的《人民之聲》報指出:烏克蘭戰爭暴露了歐洲和德國外交政策的許多錯誤。最遲在塞爾維亞成為歐盟成員國的候選國後,歐盟就應該關照這個國家了。讓官員進行談判是不夠的。與此同時,俄羅斯已經確保了在當地的影響力,甚至比在德國還更成功。俄羅斯的做法這裡那裡都一樣:廉價的汽油、被操縱的政治精英和虛假信息。歐盟尤其是德國在將政治精英和民眾納入歐洲軌道方面做得還不夠。要阻止這一發展,需要的不僅僅是德國總理的一次短暫訪問。

 

就中國與烏克蘭戰爭的關係,德國《時代周報》寫道:中國對烏克蘭戰爭的態度是曖昧和矛盾的。但一個被削弱的普京會很適合中國。戰爭持續的時間越長,西方對俄羅斯的制裁維持得越久,中國的平衡行為就越困難,中國與西方的關係就越微妙。習近平與普京的友誼在世界一些地區已對中國產生了毒害作用。比如,中國對戰爭不清晰的表態在歐盟已不受歡迎。普京是個有毒的合作夥伴,但中國最終可能會從戰爭中受益。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