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北京國際投資政策背後的政治戰略

發表時間:

繼希臘,葡萄牙之後,中國又購買西班牙國債債券,西班牙為他的中國銀行家鋪開紅地毯,就此今天法國大報發表文章,解放報強調到訪的中國副總理李克強證實對西班牙公共赤字的胃口之大;費加羅經濟副刊強調馬德里瞄準北京,北京已經成為西班牙國債最大的外國債主;論壇報強調某些歐洲國家把中國的投資看成是個不無危險的重振經濟的辦法。

廣告

歐洲將建立外國投資審核委員會?

論壇報署名羅伯特朱耳的文章例舉了中國總理溫家寶去年十月初,在歐中首腦會議期間對希臘等歐洲數國的出訪,十一月初,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對法國和葡萄牙的國事訪問,以及又是在一個月之後,李克強此次對西班牙,英國和德國的到訪後寫道,鑒於歐中之間近月接觸的緊密節奏顯示歐中關係處於良好的階段,而擁有兩兆六千多萬美元的世界外彙儲備第一大國無論是在購買外國國債還是向其他歐元區薄弱環節收購產品或直接投資問題上自然都可以推行國際投資政策。而歐洲則不僅是中國產品的第二大去向,歐洲還是高科技集中之地令中國十分感興趣。

中國的國際投資政策已經開始令歐洲擔憂,歐洲工業專員塔加尼上周曾表示,有能力的中國企業收購越來越多擁有重要領域關鍵科技的歐洲企業,歐洲工業專員幾經看到在投資背後的政治戰略,因此,塔加尼建議效仿“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的模式成立歐洲審核外國投資權力機構。

北京手握歐洲國債和美國國債數額不相上下

論壇報同仁瓦雷里賽龔以“中國已經手握歐元區百分之七的公共債務”為題的文章根據論壇報的評估指出,北京手中的歐洲國債與其手握的美國的國庫券不相上下。

鑒於中國總是成為歐元區國家債權人的情況,則出現歐洲的政治前途何去何從的重大問題,論壇報就歐元區對中國的依賴程度,引述經濟學家布盧乃的分析認為,北京要求借債國不要加入要求人民幣升值的美國行列,聲明反對關稅壁壘,方便中國收購歐洲的戰略資產以及方便北京購買比雷埃夫斯港口或沙托魯機場等基礎建設的使用權,等等。經濟學家布盧乃強調,北京對借債國提出苛刻條件,歐洲公民應該捫心自問,北京債主資助的那部分到底有多少?!

美國財政部公布的一項評估顯示,到去年十月底,北京掌握的美國公債高達九千零七十億美元。但是歐洲卻不知道債主的國籍,根據歐洲央行的數字,歐元區的四分之一的公債在歐元區以外。在去年四月份,金融時報披露中國手中掌握歐元區六千三百億歐元的債務,而且這一數字與論壇報的評估也相吻合。

世界報就如今已成為多媒體的中國新華社的雄心壯志發表文章,世界報發表的對新華社駐布魯塞爾歐洲分社負責人劉江的採訪記中強調,中國官方通訊社不僅在新聞領域雄心勃勃,新華社還要為中國在西方不繼續成為被“誤解”的對象而做出貢獻。

費加羅經濟副刊就“中國革新核電站”撰文強調,中國向能源獨立的道路上又邁出一步,中國已經可以處理核廢料,並將處理後的核廢料可以在核電站再次使用。

此外,法國今天各大全國性報紙頭版頭條仍然主要圍繞法國國內諸如法國社會黨人瓦爾斯掀起的有關每周35小時工作制的辯論,法國對年輕人的政策以及通貨膨脹捲土重來等主題展開。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