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解說

法國法官的抗議能被民眾理解嗎

發表時間:

有史以來頭一次,法國全國法官威脅罷庭。昨天晚上在法國總理菲永出面批評法官反應過度之後,法國法官罷庭事件不僅沒有平息,相反卻有擴延勢頭。法官罷庭事件始作俑者南特大區法院,已經獲得遍及全國的地區法院罷庭支持。從今天開始到這個星期周末,至少有一百多起各地法院法官與司法人員全體投票決定罷庭的會議計畫已經被肯定。

要聞解說
要聞解說 RFI
廣告

雖然至今還沒有加入到抗議行動,法國法官抗議已經獲得共和國檢察領域的司法人員支持,法國警方也顯示支持法官的抗議。法國法官的抗議已經完全變成政治事件,因為抗議的目標針對法國總統薩科齊與政府。

法國總統薩科齊招致法官的全體抗議,是由於薩科齊上個星期四選擇視察奧爾良針對一起殺人案件批評法國司法脫節,並威脅將對調查證實有責任的司法部門與司法人員給予懲罰而引起。法國司法界對總統把這一起至今仍然沒有被最終結案的殺人案的責任歸咎於司法的鬆弛與脫節責任提出批評,並譴責薩科齊為了其政治與競選目的而拿法官開刀。在總統薩科齊奧爾良講話之後,發生在盧瓦河大西洋海岸地區珀爾尼可的殺人案件走出司法範圍而成為政治事件,在司法全力調查破案的同時,法國各界都加入到對這個事件的關注與反應批評之中。

 

法官對政府最高行政權力的抗議愈加引發全體法國人對這一起殺人案的關注。殺人案件發生於上個月的18日。一名18歲的名叫萊蒂西亞的女性當晚10點鐘從她當學徒的珀爾尼可一家酒店走出回家的路上宣告失蹤。同她一樣被寄養的雙胞胎姐妹於第二天清早報警。因有證人看見萊蒂西亞失蹤當晚同一名叫做托尼梅隆的刑滿釋放人員同路,警方在案發第三天清晨突襲拘押了托尼梅隆。直到2月1日,警方在托尼梅隆可能光顧的地方與途徑細密搜索調查後,終於在一座池塘中找到被肢解但並不完全的屍體。法醫鑒定被殺的正是失蹤的萊蒂西亞,並且檢查證實她被掐死再遭肢解拋屍的。各種調查證據都指向托尼梅隆是殺害萊蒂西亞的兇手,儘管托尼梅隆沒有明確承認犯罪事實。

 

警方搜索到萊蒂西亞的遺體後公布的遭殺害的殘忍事實,更加在法國引起民眾的憤慨。案件發生後對第一嫌疑人托尼梅隆的拘押,已經讓法國輿論對慣犯問題再一次熱議。在萊蒂西亞失蹤最後被證實遭到殘忍殺害的案件中,托尼梅隆的案例已經引起輿論對當地司法與警方處理方式議論紛紛。托尼梅隆2009年6月因為法庭衝撞冒犯法官而被判刑,在監獄一年刑滿獲釋。他一共受到13項司法判決。第一次被判決是在2001年,因1997年犯下的強姦罪。除了強姦,暴力和偷竊也是多次被判刑的罪名。

 

在法國人的眼中,托尼梅隆是典型的慣犯,具有很大的危險性。但是,托尼梅隆刑滿釋放以後並沒有受到刑外司法監控。對他的措施只是兩年居住地址與求職的警方報到。根據南特大區的司法檔案,托尼梅隆因為當地司法與警方人手缺乏問題而被歸於一般的刑滿釋放人員類別里,沒有受到司法監後檢查。就連居住地址與求職報告的警方追蹤檢查也沒有被認真執行。在受害者萊蒂西亞的屍體被找到以後,法國人的憤怒情緒更被一些事實所激起,因為就在萊蒂西亞失蹤的前一天,當地警方與憲兵對托尼梅隆調查暴力偷竊汽車案,雖然立案,也前往他的家中調查,但卻沒有對托尼梅隆實施拘留審問。就在萊蒂西亞失蹤前兩天,托尼梅隆的前妻向警方報案收到死亡威脅。

 

不過,法院出示的卷宗結案都顯示符合司法程序,沒有出格。但在托尼梅隆的卷宗里,強姦犯罪並沒有被記載。南特法庭對托尼梅隆的卷宗定性沒有強調慣犯的暴力危險。當地警方針對萊蒂西亞案件,強調解釋托尼梅隆案發前屬於一般刑滿人員,警方因為人員缺乏而無能為力對托尼梅隆做特別的監控。法國報界與民間對這個案件的議論批評,確實指出對慣犯的監控制裁鬆弛以及質疑警方與司法界的脫節。法國總統薩科齊選擇前往盧瓦河大城奧爾良視察作批評司法脫節以及處置不當的講話。但薩科齊的講話立即引發了法官界的集體抗議。

 

薩科齊被司法界批評有以下幾點,一是既然薩科齊批評是司法與警方的脫節,為什麼只批評司法界而不提警方的責任。二是司法界改革推行兩年以來,法庭與司法人員被減少,這是整個司法界改革帶來的後果,而司法改革是薩科齊政府強力推行的。三是薩科齊干預司法獨立。四是薩科齊利用民眾關注話題把輿論導向司法脫節法官錯判造成萊蒂西亞被殺害的錯誤結論。五是薩科齊利用民間關注的萊蒂西亞案件和拿法官開刀來為明年競選打宣傳戰。

 

法國法官表示不滿從司法界以及法官工會的言論批評發展到落實在行動上。南特法庭最早提出罷庭的動議,罷庭延續一周,全國超過20個地區法庭罷庭,延後非緊急訴訟開庭。全國性的法官協會會議已經召開,司法檢察方面表示支持法官,批評總統薩科齊的講話。法國警方最大的工會表態支持法官,但其他另外兩個工會雖然表態支持法官,但拒絕參加抗議行動。

 

在萊蒂西亞案件發生之後,全國性的爭論對政府產生壓力。薩科齊提出加強警方與司法合作的措施,包括對司法與警方加強預警與控制慣犯的措施,成立新的機構。但這一切都被警方與司法界認為是不夠的,就目前的司法界與警方的各種問題,救急的措施是杯水車薪。

 

法國陷入司法同行政最高權利的對抗尷尬局面,總統薩科齊被認為利用正當而神聖的議題進行政治運作,法官要在抱怨是艱難的條件下捍衛司法尊嚴與獨立。總統薩科齊是司法的最高監護者與責任者,總統有權力批評講話,但總統卻也被指責是各類問題的第一責任者。法官們依據這樣的理由同總統抗衡,但就萊蒂西亞這一惡性兇殺案而言,法官們的抗議能被民眾理解嗎 ?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