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莫斯科和北京包庇大馬士革

發表時間:

今天法國大報刊登多篇與中國有關的文章,首先是法國權威報紙世界報社論繼續批評莫斯科和北京包庇敘利亞屠殺民眾的滔天罪行,其次,十字架報關注“中國村莊烏坎品嘗民主的滋味”,最後是費加羅經濟副刊發表的文章聚焦中國拒絕執行歐洲今年元月一日起開始生效的航空炭稅制度。

廣告

世界報社論圍繞“莫斯科和北京包庇大馬士革犯下的滔天罪行”的文章強調指出,中國和俄羅斯慫恿敘利亞當局繼續血腥鎮壓的立場應受譴責,但是彷彿無論是莫斯科還是北京從中都不會贏得什麼,卻是恰恰相反。無論是歐洲,美國,還是亞洲,特別是阿拉伯世界本周末對俄中兩國否決安理會針對敘利亞血腥鎮壓的決議案的激烈反應異口同聲,無法理解,更無法接受俄中兩國的雙重否決。

有關敘利亞提案並不尖銳

而且聯合國安理會的有關敘利亞局勢的提案僅是一個象徵性的文件,其中包括俄中兩國的意見,只是按照阿拉伯聯盟組織所希望的強調敘利亞政權更替勢在必行,因為莫斯科與大馬士革正在簽署軍火合同,提案中甚至沒有提及向敘利亞出售軍火的問題。之所以決議案接受俄中兩國的要求,目的是需要安理會一致的力量來向大馬士革施加影響。安理會其他的十三個成員國,其中包括印度,南非和巴基斯坦也打破平常新興經濟國家統一陣線的格局,一致投票贊成決議案。但還是沒能避免俄中雙雙投了否決票。北京和莫斯科的否決無非是向大馬士革表明包庇和慫恿敘利亞的“鎮壓”。

莫斯科與大馬士革關係千絲萬縷

莫斯科是阿薩德家族的老盟友,在敘利亞有着重大利益甚至在地中海還有俄羅斯的基地。跟隨在莫斯科之後的北京則是無論如何要堅決反對“干涉別國內政”。

十一個月以來,已有六千敘利亞人喪生,其中死亡的兒童將近四百,而就在安理會投票之前,敘利亞當局下令轟炸反叛勢力掌控多個街區的霍姆斯城,造成至少兩百人死於政府軍的炮火之下。

世界報社論最後強調指出,在俄中這一共同立場背後的最根本的一點很簡單,也就是中俄兩國政權絕對無法接受人民揭竿而起反對他們的領導人,可以設想採取這一立場的千萬個理由,而這一立場正是阻礙俄中領導人表現出像負責任大國的關鍵。

烏坎人品嘗選民主滋味

十字架報同仁馬洛維奇向讀者介紹經歷了數月的抗議,並遭到過鎮壓的廣東省烏坎村終於舉行首次民主選舉的前前後後,烏坎人嘗到了民主的滋味,十字架報文章認為烏坎的例子構成中國政治演變的一個轉折關頭。

十字架報同仁根據上周末特派烏坎村的兩位南華早報記者採訪說,從投票點走出的一位四十三歲音譯名為楊金虎的烏坎人說,他簡直不敢相信,這次選舉對他來說是烏坎村四十年來最大的成功,這次歷史性的經驗讓他第一次嘗到了民主的滋味。十字架報文章說,中國地方人大選舉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就已經存在,但如今在這個一萬兩千人口的烏坎漁村進行的選舉彷彿並沒有中共操縱選舉名單。因此十字架報認為烏坎的例子顯示中國政治演變出現關鍵的變化。

此外,法國天主教報十字架報圍繞天主教庭首次就天主教內所發生的對兒童的性侵犯請求寬恕展開,十字架報強調指出,今晚天主教庭在羅馬舉行首次專門的悔罪。

今天法國全國性報紙頭版頭條在巴黎舉行第十四次法德部長聯席會議的次日,主要圍繞德國總理默克爾支持法國總統薩科齊連選連任總統展開:世界報解釋默克爾為何力挺薩科齊的理由強調指出,正當法國遭受經濟和政治雙重困難之際,德國卻比任何時候在歐洲問題上都更需要法國的支持;費加羅從法德領導人昨天的會晤當中看到針對奧朗德的盟約;法共人道報諷刺薩科齊是德國總理看中的法國總統候選人,說默克爾前來支持人心日益下降的薩科齊。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