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解說

穆斯林漫畫怒火燒 西方戒備祈禱日

發表時間:

今天周五(21日),也是傳統上的伊斯蘭信徒祈禱日。不過,由於近日因抗議一部美國制伊斯蘭影片的示威活動蔓延,因此,這個周五,西方國家特別提高警戒、嚴陣以待,以因應可能來的新一波穆斯林大規模示威游抗議行動,尤其加上周四有過“前科”的法國嘲諷雜誌“查理周刊”推出露出人體第三點的伊斯蘭先知莫罕默德滑稽漫畫,可說在已經氣焰高漲的反西方情緒上火上澆油。

要聞解說
要聞解說 RFI
廣告

十天來,已經有三十多人在抗議美國伊斯蘭故事影片示威活動中喪生。

這部名為“穆斯林的天真。(Innocence of Muslim)”影片的其中一片段在因特網上廣為流傳,把穆斯林信徒形容為“無道德、充滿暴力”,導致全球穆斯林信徒憤怒示威。

周四,在巴基斯坦伊首都伊斯蘭堡,有一千多名大學生手持棍棒示威,與警方發生衝突。結果有五名警察及六名示威者受傷。

同一天在喀布爾,也有數百人示威抗議美國影片及查理周刊的醜化先知漫畫,沒發生暴力。

在伊斯蘭宗教中,對於展示先知畫像是有嚴格的規定。

在德黑蘭,周四有一百多人聚集在法國大使館前,高喊着:“打倒美國”、“打倒以色列”、“打倒法國”,不過被警察擋在安保距離線之外。

以法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擔憂法國查理周刊的醜化漫畫只會加劇情勢的緊張,可能導致周五穆斯林祈禱日新一輪一發不可收拾的暴亂。

法國國防部長周四晚上呼籲,在穆斯林國家的法國僑民周五最好待在自己家中。他同時也表達對駐守在阿富汗的法國軍人的安全感到擔憂。
法國政府已下令,二十多個穆斯林國家的法國使領館及法國學校周五關門。

目前在北非仍被劫持的法國人質也因此再度受到威脅。馬里基地組織威脅將殺害這些法國人質,引起家屬擔憂,上周六紛紛現身,呼籲政府正視這項威脅,努力營救人質。

而幾天前,也就是查理周刊出版莫罕默德諷刺漫畫的前一天,法國總統奧朗德才剛在羅浮宮為新成立伊斯蘭藝術館主持揭幕典禮。當時,奧蘭德譴責遺產摧毀者的愚蠢行為,並認為這是對所有文明的侵犯。當時各地抗議美國伊斯蘭影片的示威活動正如火如荼舉行。

一波未平一波起,在德國,一份以諷刺性文章為主的德國雜誌“鐵達尼”(Titanic),宣佈於這個月底出刊的雜誌也會以穆罕默德為主題。各方擔憂此舉可能會造成更多的動蕩和不安。

德國政府因此決定今天將暫時關閉在伊斯蘭國家的使館,因預期可能有更多的動亂情況。

德國外交部請駐在伊斯蘭國家的使館人員不要出門,因為今天是伊斯蘭祈禱日,可能爆發更多抗議行動。德國外交部並考慮加強外館的安全防衛。蘇丹首都喀土木的德國使館上周遭到抗議暴民縱火攻擊。德國政府已經關閉當地使館,並且在其駐伊斯蘭國家的使領館採取緊急應變措施。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周三晚也抨擊這部影片是“可恥”的,是一項“大醜聞”。
他說,新聞自由是一項基本權利,但不應該濫用以如此可恥的行徑濫用它。

新聞自由尺度的辯論,因查理周刊的漫畫而在法國如火如荼地展開。法國內政部長表示,滑稽誇張漫畫本身是基本新聞自由的一部分。
不過,法國外長法比尤斯則認為,這些誇張漫畫是“火上澆油”。

在巴黎,由於安全問題,警方已加強漫畫事件肇事者查理周刊出版社的大樓安全措施,以免示威民眾侵入大樓,發生暴力攻擊事件。

法國是全歐洲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國家,總共有四百萬到六百萬人。

試圖平息伊斯蘭世界愈來愈炙熱的怒火,美國政府花錢作宣導廣告影片。美國政府譴責反伊斯蘭影片的訊息未能廣為人所知,國務院在挫折下轉而訴諸社群媒體與電視廣告,試圖遏止影片激起的全球抗議浪潮。

美國駐伊斯蘭堡大使館主導、編輯,製作一支30秒電視廣告,預計在巴基斯坦國內7個網絡播放,用意是將美國政府和這部煽動性影片脫勾。

此外,美國大使館也編輯另外一支YouTube影片,內容呈現一般美國民眾譴責“穆斯林的天真”影片。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努蘭(Victoria Nuland)表示,大約耗資7萬美元,播放這則總統奧巴馬與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也有入鏡的廣告。

努蘭告訴記者:“自從(穆斯林的天真)這支反伊斯蘭影片流出後,引發包括巴基斯坦境內等許多政治組織的疑慮,擔心這是否代表美國政府的觀點。”

美國司法部,周四駁回參加演出這部伊斯蘭故事電影的一名女演員的要求;該演員要求,法院禁止在因特網的YOUTUBE上面播放這部影片的要求。

不過YOUTUBE已經採取措施,在埃及及利比亞等幾個國家中限制進入這部伊斯蘭電影的網頁。這些國家的暴力事件炙熱。而巴基斯坦及蘇丹等國政府則自己來封鎖這影片的網頁。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