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歐亞論壇

聽許高斌談刺青

發表時間:

法國彭麗博物館 ( Musée du quai Branly ) 從5月6日到明年10月18日用5個多月的時間舉辦刺青展。刺青在世界的某些角落,是幫派的象徵,比方說二十世紀初的日本和台灣。在另外一個時間點,在另一個角落,它是時尚,比方說二十一世紀的巴黎。

廣告

從人類學的角度來看,研究刺青,從一個造型符號出發,可以看到社會的組織結構,圖騰和象徵,以及世界的變遷。刺青是一種圖像檔案,從這份檔案里,我們可以讀到它背後的人物和歷史。

這次展覽,使用了人皮和人身作為展品,也使用了圖片,畫布,影像和模型。

展覽有多條線索,其中一條是地區線索。許高斌和吳世民是兩位入選參展的台灣刺青藝人。之前他們同時出現在一本題為中國刺青藝術 ( Chinese Tattoo Art: Traditional & Modern Styles ) 的書里,展覽也把這本書作為出處介紹兩位台灣刺青藝人的作品圖片。

在和許高斌的談話里,我有一種明顯的感覺,他正在把刺青作為藝術在台灣推廣。不僅在刺青人群里推廣,更在刺青學徒里推廣。換句話說,把刺青這個行業的地位提高到藝術的高度,以國際經驗做參照,以國際美術館的展覽作為文化認證,以大眾傳媒作為輿論工具。

這個過程里有博物館選題的因素,也有刺青藝人的戰略眼光和可操作的策略。但博物館的選題只是決定藝術地位的一環,並不是全部。藝術之所以成為藝術,還有別的環節,別的機關。

許高斌能否在台灣讓人們對刺青的藝術地位心悅誠服,不僅要看西方博物館的展覽認證,還有看刺青師自己對藝術的理解,他的造詣。

請聽許高斌專訪。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