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解說

巴黎槍擊案震撼全球 許多國家紛紛予以強烈譴責

發表時間:

聽眾朋友,法國諷刺漫畫《查理周刊》位於巴黎11區的總部周三中午11點半發生恐怖槍擊事件,到目前為止,已有12人死亡,包括兩名警察和該雜誌的總編加布,另有4人重傷。法國總統奧朗德發表電視講話,宣布星期四全國舉行哀悼。巴黎槍擊案也在國際社會引起強烈反響,各國領導人紛紛予以譴責。

要聞解說
要聞解說 RFI
廣告

法新社的報道指出,這起恐怖襲擊發生在今天7日中午11點半左右。兩名蒙面持槍者闖入位於巴黎11區的諷刺漫畫《查理周刊》總部,用自動步槍進行掃射,隨後兩名兇手在離開《查理周刊》總部時還向一名警員開槍,與警方進行了激烈對射。法新社指出,這次的槍擊案是法國自阿爾及利亞戰爭結束以來所遭遇的最嚴重的恐怖襲擊事件,是五十年來死傷人數最多的一次,超過了以往的規模,例如1978年5月20日,巴勒斯坦激進分子在巴黎奧利機場朝一組前往特拉維夫的登機乘客開槍,造成8人死亡,3名乘客受傷;1986年9月17日,巴黎雷恩街的TATI商店遭炸彈襲擊,7人死亡,55人受傷;1995年7月25日,巴黎中心的“聖 - 米歇爾”地鐵站遭恐怖爆炸襲擊,8人死亡,119人受傷。

該事發後法國總統奧朗德立即趕到巴黎第十一區恐怖襲擊案的現場,他指出,毫無疑問,這是一次恐怖主義襲擊,是空前的野蠻行徑。奧朗德說,法國是一個自由的國家。 一定要團結起來,萬眾一心, 堅決回擊恐怖主義。周三晚上八點,奧朗德又發表電視講話,表示自由、團結的法國永遠可以戰勝野蠻。奧朗德稱,政府會竭盡全力保護好公共場所,儘快捉拿兇手,對他們繩之以法。奧朗德宣布星期四法國全國舉行哀悼,國家行政機構降半旗致哀。

周三晚上,法國的許多城市舉行了自發的集會活動,在巴黎、馬賽、里爾、里昂、波爾多、尼斯、南特等城市,人們聚集在一起,向《查理周刊》的遇難者表示哀悼,對新聞自由表示聲援。不少人高舉的標語牌,上面寫着:“我是查理”。

法新社的報道說,巴黎槍擊案發生後,在國際社會引起強烈反響。從華盛頓到東京,從莫斯科到卡塔爾,各國領導人紛紛予以譴責,英國女王以及比利時國王都向遇難者表示哀悼。美國總統奧巴馬強烈譴責這起恐怖襲擊事件,奧巴馬錶示,法國是美國最悠久的盟友,在威脅我們共同的安全和威脅世界安全的鬥爭中,在反恐的鬥爭中,法國一直和美國並肩作戰。白宮發言人也對襲擊事件“表示最強烈的譴責”。他說“這不僅是對法國人民的攻擊,也是對美國人最珍惜的基本價值  言論和新聞自由的攻擊。”美國國務卿克里說:“我想直接告訴法國人和巴黎人,所有的美國人都和你們站在一起。”

英國首相卡梅倫表示,這是一起令人震驚的槍殺案。卡梅倫表示:“在反恐和捍衛新聞自由的鬥爭中,我們始終站在法國人的一邊。” 德國總理默克爾也表達了相同的看法,她對法國雜誌社遭槍手襲擊的消息“深感震驚”。“這不僅是對法國公民的襲擊,也是對新聞和言論自由的攻擊。” 北約秘書長形容這一襲擊事件是“攻擊新聞自由的野蠻行徑”。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也強烈譴責了這一野蠻行徑。

聯合國安理會發出聲明,譴責這一〝野蠻和懦弱的恐怖襲擊〞,呼籲一定要把肇事者繩之以法。聲明表示無法忍受這種對記者和報紙實施的恐怖襲擊。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1月7日上午對當天發生在巴黎的針對諷刺雜誌《查理周刊》的攻擊行為表示憤怒。他指出,這是一起可怕的、沒有理由可以辯解的冷血罪行,也是對民主社會的基石――媒體和言論自由的直接的攻擊。潘基文表示相信法國當局能夠盡一切能力儘快使肇事者得到追究。他同時對受害者的家人表示最深切的同情,祝願傷者早日康復。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博科娃也發表聲明指出,這次事件不僅是個人悲劇,更是針對媒體和言論自由的攻擊。國際社會不應允許極端分子打壓觀點和意見的自由表達。肇事者應當受到法律的制裁,教科文組織將更堅定地支持媒體自由和獨立。聯合國意見與言論自由權特別報告員凱伊當天也指出,這起襲擊事件是近期歷史上針對記者和自由媒體的最嚴重的攻擊行為之一。在這一關鍵時刻,重申言論自由在民主社會中的重要性至關重要。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