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解說

巴黎槍擊案:有關的後續反應以及調查進展情況

發表時間:

聽眾朋友,《查理周刊》槍擊案發生後,法國警方迅速全力以赴進行調查和搜索,以便儘快破案。目前案情調查已有進展,據路透社引述警方消息稱,目前已經有七人被捕。法新社報道說,在法國北部一個小城市附近發現了兩名嫌犯,該市加油站的經理說,看到了這兩名持有武器的嫌犯的白色轎車,但也有警方消息來源指出,這輛轎車的車牌號與昨天他們逃跑時乘坐的那輛車不符。據報道,七人中一人是《查理周刊》總部屠殺案的三名嫌犯之一,今年18歲。他可能是昨天晚上23點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現在網絡上以後到 警察局自首後被捕。另外兩名參與屠殺案的嫌犯身份已經得到確認,據介紹,他們是兩兄弟,分別是Chérif Kouachi,和Saïd Kouachi,年齡分別為32和34歲,警方已經公布兩人照片,並告知他們身上有武器,十分危險, 希望民眾能通過綠色電話提供線索。

要聞解說
要聞解說 RFI
廣告

中國外交部周四也加入國際社會主要國家的行列,對巴黎恐怖襲擊事件表示“強烈譴責”。外交部發言人洪磊在聲明中說,“我們對7日發生在法國巴黎的恐怖襲擊事件深感震驚並予以強烈譴責。中方向遇難者表示哀悼,向遇難者家屬和傷者表示誠摯慰問。中方堅決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支持法方為維護國家安全所做努力。”

雖然全球各國都憤怒譴造成12人死亡的巴黎槍擊事件,但“伊斯蘭國”極端組織日前卻對此表示“歡迎”,還預告稱會有人仿效並發動更多的襲擊。法新社的報道說,“伊斯蘭國”極端組織的貝亞電台星期四公開讚揚對法國《查理周刊》發動的攻擊,表示作案的聖戰者是“英雄”。貝亞電台宣讀聲明說:“聖戰者英雄們為先知穆罕默德復仇,殺了為法國《查理周刊》工作的12名新聞人員,另造成超過10人受傷。” 美聯社1月8日的報道稱,“伊斯蘭國”組織表示歡迎槍手的行動,又形容他們是“伊斯蘭的獅子”。一名自稱代表“伊斯蘭國”的敘利亞男子說,“伊斯蘭國”組織歡迎這次襲擊,稱其他人會跟隨槍手步伐,發動更多的襲擊。

《費加羅報》的社論指出,這是一場戰爭,一場真正的戰爭,這起襲擊事件是激進伊斯蘭的狂熱主義對西方,對歐洲,對民主價值的宣戰。《解放報》的文章指出,這些恐怖分子沒有去襲擊那些排斥伊斯蘭教的人,也沒有去襲擊那些不斷高喊伊斯蘭激進勢力威脅的人,卻選擇了主張寬容、拒絕狂熱主義、挑戰教條主義的《查理周刊》,恐怖分子將矛頭指向了開放、寬容、世俗化、主張和平的人權主義的左翼力量。

為什麼會在法國的首都巴黎發生這樣駭人聽聞的恐怖槍擊事件?華爾街日報的文章分析說,周三發生在法國巴黎的恐怖主義襲擊事件其背後的原因由來已久。繼美國“911”事件之後,西方反恐專家對歐洲極端伊斯蘭教人士的擔心或許超過了其對中東伊斯蘭軍隊的擔心。90年代初阿爾及利亞軍政府和伊斯蘭教徒之間的殘酷戰爭開始影響到法國,此後法國國內情報總局開始提高監控穆斯林好戰分子的能力。

法國諷刺漫畫雜誌《查理周刊》遭遇致命襲擊或許並非單一事件。這家雜誌專門諷刺歐洲過度伊斯蘭化爭論的兩方,2012年這家雜誌還因為刊登了先知穆罕默德的諷刺漫畫而聞名。本地的聖戰分子組織,他們可以在沒有外國恐怖組織(例如基地組織或“伊斯蘭國”組織的支持下獨立採取行動,同時也可能會與這些組織聯合行動,而且肯定是贊同這些組織的。文章還指出,法國的人均警察和安保人員數量多過西歐任何其他國家,如果連法國都無法在國內監視和制止穆斯林極端分子,歐洲和其他地方的伊斯蘭激進分子肯定會有恃無恐。

據法新社報導,中東媒體警告說,法國《查理周刊》受到攻擊,恐導致西方穆斯林遭遇激烈反彈。阿拉伯文的《東方報》表示:“穆斯林將發現他們自己陷入困境,因為歐洲的極端分子團體將利用這起事件煽動伊斯蘭恐懼症。”突尼西亞報紙El Watan說,法國與其他西方國家的穆斯林可能淪為仇恨犯罪的箭靶,一如2001年9月11日美國被攻擊之後的情況。該報指出,“法國和大部分西方世界的穆斯林將成為焦點”。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