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恐怖襲擊事件佔世界報22頁版面

發表時間:

法國恐怖分子科阿奇兄弟的屠殺瘋狂,這是1月9日星期五下午上市的法國世界報的頭版頭條大字標題。有關此次法國遭遇恐怖襲擊的內容在該期世界報上共佔據了22頁版面。在本期法國報紙摘要節目中,我們就來看看該期世界報是如何報道這一內容的。

廣告

本期世界報定稿印刷時,謝里夫•科阿奇和賽義德•科阿奇兄弟倆還沒有被警方擊斃,所以世界報在第二版指出科阿奇兄弟被警方包圍的同時,在第三版表示,科阿奇兄弟倆都是經受戰爭鍛煉的聖戰戰士。

在第四版法國版面,世界版刊出的一篇文章講述了法國穆斯林人的擔心,法國的穆斯林人擔心人們會把穆斯林和恐怖分子混為一談。

在第五版,世界報講述了,在學校里,老師們是如何面對學生的提問的。

在第六版,世界報報道了1月8日星期四的中午時分,全法國都為恐怖襲擊的受難者默哀。

在第七版,世界報報道了1月8日這一天,是充滿着擔憂、充斥着謠言的非常漫長的一天。

在第八版,世界報講述了,在查理周刊遇襲之後,法國當局及各方呼籲的國家團結卻在有關國民陣線黨的問題上破碎了。

在第九版,世界報報道了,法國右翼政黨人民運動聯盟黨強調,要避免把穆斯林和恐怖分子混為一談,極右翼政黨國民陣線黨的黨主席馬麗娜勒龐試圖利用她被排擠的情況。

在第十頁,世界報講述了,兩天以來,法國總統府是如何處於高度壓力之下,以及巴黎股市並沒有受到恐怖襲擊事件的影響。

在第十一頁,世界報介紹了法國作家烏勒貝克,在查理周刊遭襲擊的那一天出版發行的查理周刊的頭版漫畫的主人公正是這位特立獨行的作家烏勒貝克。在同一個版面,世界報還介紹了紅遍全球的“我是查理”的口號最初是誰想出來的。

在第12頁,世界報介紹了查理周刊倖存人員將於1月14日推出的查理周刊,同時也介紹了查理周刊團隊在恐怖襲擊中受傷人員的身體狀況。

在第13頁,是一篇頭版轉內頁的文章,查理周刊的一名倖存的記者講述了編輯部在遭受襲擊之前、之中以及之後的情況。

在第14頁,世界報報道了眾多的藝術家和文化機構通過各種形式表達了他們和查理周刊團結一致。自1月8日星期四起,在位於巴黎13區的法國國家圖書館又稱密特朗圖書館,恐怖襲擊中丟掉性命的著名漫畫家沃林斯基的一幅漫畫被投影在這家圖書館的一座高樓的牆面上,投影的畫面幾乎佔據了這一巨大牆面的一半。

在第15頁,世界報報道了在歐洲,從柏林到倫敦,有好幾個排外的極右翼政黨都在強調伊斯蘭的危險。

在第16頁和第17頁,世界報報道了查理周刊遭受襲擊事件在國際層面的影響,該報指出,在突尼斯,諷刺性雜誌收到威脅;在南非,一些南非記者擔心當局會以安全為名,對媒體加大審查力度。在莫斯科,街上的人們對查理周刊遇襲反應強烈,但是,媒體卻感到尷尬,只有一家電台的網站用刊出穆罕默德漫畫的方式,對查理周刊表示支持。

第18頁是一個調查版面,相關文章主要圍繞以下問題,這就是,聖戰吸引了數千名歐洲青年,為什麼這些青年要加入聖戰,既蔑視自己的生命,又蔑視他人的生命呢?

從第19頁到第22頁,世界報刊登了該報不同專欄作者對事件的解析文章,以及法國知識界知名人士有關這一恐襲事件的辯論文章。在第22頁,世界報刊出了該報的社論,標題是:和聖戰主義作鬥爭,不能超凡入聖。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