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風土人情

普魯斯特

發表時間:

要是普魯斯特某一個晚上破例又來到社交場合,那是因為他要證實一個與他的著作有關的細節,他想知道多松維爾伯爵夫人行禮時是不是像庫瓦齊埃家的人一樣。他如此頻繁 地出入沙龍,也許只是為了更好地收集材料,他與人交往的最終目的就是寫出他的作品。他說:“確實,我在書中傾注了我的思想的精華,甚至我的生命。我對它無 限珍視,遠勝過我迄今所做過的一切,因為那一切都是毫無價值的。”​​

廣告

法國作家萊昂·皮埃爾-甘在《普魯斯特傳》中描述了馬塞爾·普魯斯特作為的文學家個性特點。今天我們向大家作個介紹。傳記寫道, 早在少年時代,馬塞爾·普魯斯特便開始寫作。到35歲時,他的病情已經發展得十分嚴重了。​

普魯斯特退出了社交生活,再加上他喜歡在夜間開動腦筋,他還認為哮喘病在夜間發作的次數會少一些,因此,他把白天的一部分時間用來睡覺。他起床很遲,總是獨自吃早飯,因為家裡人早已吃過了。他的母親總是坐在他身邊,慈愛地望着他吃飯。母親普魯斯特太太是個溫 和的女人,長着烏黑的頭髮,兩隻大大的黃眼睛,和善、明亮、親切。這一雙令人讚歎的眼睛完全關注在兒子身上。她無微不至地照料着他,對他的任性和懶散的習 慣毫不介意。吃完早飯,喝咖啡的時候,他往往還沒穿好衣服。他要花很長時間系鞋扣,臨到開門出去時才能全部扣好。在這中間,他會寫上幾封信,又跑去找被忘 掉的袖口上或者襯衣硬胸上的紐扣。他父親出門很早,難得見到兒子。到了早上傭人們上街採買的時候,馬塞爾仍然高卧未起,誰也不會進屋去催他起床。母親是保 護兒子的。就這樣,他使外部世界和社會都服從於自己的習慣。但是,在這種生活方式中,他別無所求,只是在最大的範圍內尋求自己的樂趣。這種無拘無束的放縱 掩蓋了初露端倪的自我約束。​

然 而沒多久普魯斯特就明白這種快樂並沒有多少價值。雖然他覺得只有在心情歡暢時,生活才有意義,但他也同樣知道,一切產生於感情衝動和人際交往中的幸福都是虛幻 的,轉瞬即逝。社會賜給人們的殊譽和榮耀只不過具有一些相對的好處,這種好處並不能真正改變受益的人,由此而得到的滿足也很膚淺。它們哪裡能消除我們內心 深處的失望呢?當然,只有瘋子才會摒棄享樂,但是,在追尋享樂時,如果發現它並不盡善盡美,發現我們的慾望未及實現便已發生變化,發現在時間的流逝中我們得不到任何永恆的東西,那我們也不必大驚小怪。​

近40歲時,他以全部身心投入了《追憶逝水年華》的寫作。

要是他某一個晚上破例又來到社交場合,那是因為他要證實一個與他的著作有關的細節,他想知道多松維爾伯爵夫人行禮時是不是像庫瓦齊埃家的人一樣。他如此頻繁 地出入沙龍,也許只是為了更好地收集材料,他與人交往的最終目的就是寫出他的作品。他說:“確實,我在書中傾注了我的思想的精華,甚至我的生命。我對它無 限珍視,遠勝過我迄今所做過的一切,因為那一切都是毫無價值的。”​​

在去世前不久,他還責備自己對創作不夠儘力。“在天堂的天平上……覺得一隻秤盤上放着自己的生命,另一隻秤盤上放着一角漂亮的黃色牆面。他深深感到過去他為了後者而犧牲前者是不謹慎的。”這是一顆無限忠於藝術的心靈的最後一絲縈念。​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