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解說

習近平訪法 法國輿論怎麼說?

發表時間:

繼意大利和摩納哥之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已於周日晚間抵達尼斯,開啟對法國的三天訪問。 全球治理、貿易規則、環境問題、投資......,訪問涉及眾多內容,尤其中國雄心提出的“新絲綢之路”計畫,貫穿在習近平此次訪歐行程,也引發法國輿論的強烈關注,中國巨人正在通過大規模投資改變世界的面貌,法國輿論對此抱有怎麼的心態? 法國專家對此又有哪些分析?這裡我們就來看部分媒體的報道。

馬克龍在尼斯海岸別墅晚宴迎接習近平, 2019.3.24
馬克龍在尼斯海岸別墅晚宴迎接習近平, 2019.3.24 REUTERS/Jean-Paul Pelissier/Pool
廣告

法國著名記者弗朗索瓦 朗歌萊(Francois Lenglet)在RTL的署名文章說,過去,中國作為一個合理、和平和市場友好的國家,曾被法國視為在全球範圍內的同一陣營,尤其是中國可觀的經濟發展機遇,是幾乎所有歐洲都希望參與分享的。但是現在法國人看待中國的方式正在發生變化,在朗格萊看來,中國似乎已經具有了更具威脅的面孔而變得可怕。

解釋出現這一逆轉的原因,文章首先總結為中國自身的變化,他認為中國重新回到了搞個人崇拜和毛式宣傳的愚蠢當中。這裡他尤其提到近期受到法國媒體報道的中國推出宣傳習近平思想的手機應用軟件APP。

其次是中國表現出的支配願望,朗格萊認為中國意識到自身的重要性和經濟上的成功,變得傲慢,因而表達出強烈的支配願望。這種願望表現在技術領域,是中國在人工智能,電信,互聯網方面取得巨大進步,對世界領先的西方專業技術公司大舉收購,在軍事上,表現為加大對東亞地區的掌控,對外推出新“絲綢之路”計畫,這一將中國與地中海和大西洋地區連接起來的巨大基礎設施計畫,如同一個覆蓋全球半數地區的蜘蛛網,而同時,法國人眼看着一個中國強國的戰略正在成型。

同樣是對於中國提出的新“絲綢之路”,法國人的擔心和期待到底是什麼? 不久前出版的“中國與世界”一書的作者、法國知名學者、法國國際關係學院(IFRI)亞洲中心研究員迪-羅謝女士 (Sophie Boisseau du Rocher)在接受本台法語部採訪時這樣認為。

迪-羅謝:“他們擔心這個計畫的強權性。也就是,從這個計畫正在運行的內容看,無論是在資金、人工還是產品等方面 ,都是中國的,新“絲綢之路”項目的百分之九十是依賴中國製造,包括資金的、產品的、標準制定等,因此新“絲綢之路”完全不是中國在向我們推銷時所說的一個“雙贏的”,“互惠的” 計畫。因此,該計畫不能在這樣的條件下在歐洲實施。

目前最重要的是讓習近平極其團隊“重新審視”這一計畫,以便讓歐洲人不會覺得這是擴大中國自身影響力。相反更加投入,要對我們在書中所提到的這種不對等作出適當調整。”

在談到有關中國在技術領域及華為問題時,迪-羅謝女士這樣表示:“中國感興趣的是成為世界第一強國,一個能夠向世界強加他的技術、創新及標準的強國。就像美國在一段時期內所能作的那樣。歐洲在技術和創新方面具有優勢,因此引起中國的興趣。我要提醒的是,華為已經在法國有5個研發中心。並且最近剛剛建了與法國高等理工學院有相互交換協議的學校。因此這種融入不僅在於獲得新技術,同時也有利於技術創造之後的輸出。

重要的是我們要意識到,中國擁有很強的實力,但同時也有很多的弱點,具體說就是中國對其在高科技領域的領先地位還沒有完全的自信,因此中國需要歐洲,歐洲不能廉價讓出我們的財富”。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