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文化遺產

里昂紅十字丘的百年傳統絲綢作坊:普來樂(Prelle)

發表時間:

法國城市裡昂的絲綢工業有着兩百多年的歷史,市內的紅十字丘街區至今仍保留着為適應絲綢業興起而建的景貌。位於這裡的傳統絲綢作坊普來樂(Prelle)努力延續着自18世紀以來的傳統工藝。普來樂雖然並不是這座法國的絲綢之都唯一歷史悠久的絲綢作坊,但卻是唯一一家仍然由家族經營的獨立企業。

法國里昂普來樂絲綢作坊車間內的傳統手織機。
法國里昂普來樂絲綢作坊車間內的傳統手織機。 圖片來源:普來樂絲綢作坊官方網站
廣告

普來樂作坊自18世紀起,就一直為法國乃至歐洲的皇室宮廷等奢華建築提供高檔次的絲緞裝潢布品。聖彼得堡的卡特琳娜夏宮的絲絨壁飾,尤其是其中的“里昂廳”,早在1866年,就已經是普來樂作坊的傑作。這家作坊不久前剛剛將這個“里昂廳”修復一新。法國巴黎歌劇院、凡爾賽宮等著名建築的不少修繕工程也有這個家族企業的貢獻。法國大革命中被送上斷頭台的瑪麗-安托瓦內特王後當年的一張座椅目前收藏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也是普來樂作坊用6個月的時間,按照原樣重新鉤織了座椅的裝飾。

絲綢業如今雖然已經廣泛機械化,普來樂作坊也不例外。但很多精美綢緞仍然需要手工實現。據介紹,對於一些圖案複雜的綢緞,有時候,一天的工作只能完成兩公分的編織。

普來樂作坊位於里昂絲織業興起的街區:紅十字丘。寬大的車間里,既有現代化的機器,也有傳統的手動紡織機。巨大的木製頂梁下,12台手織機仍然在編織着現代機械無法完成的複雜圖案。作坊的負責人近日向法新社表示,他們追求的是高端產品,而不是批量生產。在這個並非大眾消費的市場上,普來樂幾乎沒有競爭者。

這家作坊專註複製老式綢緞,以供歷史建築修復之需,歷史建築修復所需裝潢布飾占營業額的5% 到15%。不過,不少現代富豪往往有一種復古情結,希望在他們的家居、私人飛機或遊艇上,再現18世紀法國宮廷的室內裝潢。一名瑞士客戶因此開銷一百萬歐元,在普來樂作坊定製綢緞;另有客人來這裡定製綢緞,為的是裝飾他的波音767型飛機;印度商人米塔爾對法國工藝情有獨鍾,他在倫敦的豪宅,就由普來樂完成室內裝潢。換句話說,普來樂客戶都是腰包滿滿的富豪。作坊如今的所有人Verzier 不無調侃地向媒體表示,在美國,有人想重建歷史;在俄羅斯,普來樂則是在把俄羅斯人的歷史再賣給俄羅斯人。

如今,作坊所需的原絲主要來自中國或拉美,但逐漸不再使用自然染色,因為自然染色的色澤缺乏穩定。而化學染色不是普來樂作坊的工藝,因此交由其它作坊完成。

普來樂有自己的圖案設計工作室。與畫師合作一直是普來樂作坊的傳統,作坊的名稱也保留着作坊主人與畫師合作的印記。

普來樂作坊所在的紅十字丘18世紀起就成為里昂絲綢與絲織業的中心。絲綢業的發展給這個街區的景貌留下了獨特的印記。由於地勢,坡道眾多,這些坡道由160條窄小的街道,穿過住宅庭院,連接起來,以方便布匹綢緞的運輸。那些既是作坊,又是家居的房屋,均頂高4米,以便容納各類紡織機。

里昂城因為靠近意大利的優越地理位置,以及每年常有展會的優勢,而在王室的推動下,逐漸發展成法國的絲綢之都。根據當地資料,1788年時,這裡有15000台織布機,和28000織工。利用穿孔卡片控制花樣的雅卡爾提花織布機就於1801年誕生於此。這裡的絲綢織工還有一個專門的詞彙:Canut。19世紀30年代,這些絲織工人曾罷工起義,爭取合理薪酬。不過,按照普來樂作坊主人的說法,當時的絲織工人都稱得上是貴族工人,因為他們必須能寫、能算。

如今,在那些延續至今的歷史悠久的絲綢企業之外,里昂絲織物博物館、哥達尼里昂歷史博物館、里昂絲織工人之家、“活着的絲綢”協會等機構努力保存着這座城市的絲綢歷史。

瀏覽其他章節
  • 05:06
  • 05:34
  • 06:27
  • 05:27
  • 05:30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