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為運口罩 法中之間架起“空中橋樑”

發表時間:

這是一串令人觸目驚心的數據。法國 « 世界報 »報道,3月28日(星期六),全球有超過30億人的行動被不同程度地限制了。根據法新社數據,自2019年12月底以來,全球已有183個國家和地區正式確診64萬例感染病例。而冠狀病毒目前已造成30,000多人死亡,僅在歐洲就有21,000多人被奪取性命,其中意大利已經超過一萬人,西班牙為6528人。緊接着是法國和英國。周六數據顯示,法國死亡人數上升到了2314人,全國已有37575人確診。在最近幾天已實行部分隔離措施的英國,死亡人數現已超過1,000人,一天之內增加了260人。

3月24日,從法國斯特拉斯堡轉移至德國普福爾茨海姆的病人
3月24日,從法國斯特拉斯堡轉移至德國普福爾茨海姆的病人 © REUTERS - CHRISTIAN HARTMANN攝影
廣告

半個歐洲因為受到疫情的影響已經癱瘓。但是,這些數字僅反映實際感染數量的一小部分,因為許多國家現在僅對需要醫院護理的病例進行檢測。

面對前所未有的世界公衛危機,法國目前最大的問題除了急救床位緊缺外,就是口罩在哪裡。這也是疫情中最讓人費解和難以接受的局面。面對一罩難求的緊急情勢和批評聲浪,法國政府終於找到了解決方法。

法國衛生部長維蘭在周六的記者會上表示,法國目前每周自己可以生產800萬隻口罩,但需求量為4000萬,遠遠供不應求,法國已經緊急預定了10億隻口罩。目前正在生產中。一架貨機計畫於3月29日起飛,將帶回1000萬隻口罩。另一架運輸量相當的飛機將於3月31日前往中國。整個訂購量的運輸將持續十四周的時間。據世界報報道,六億個中國口罩,包括7400萬隻最有效的FFP2。是法國向深圳製造商緊急購買的醫藥用品的數量,醫療災難前,法國打算與中國建立一座緊急“空中橋樑”以運輸口罩的。

愛麗舍宮強調歐洲和中國的互惠關係 

口罩目前唯一的解決途徑就是依靠中國,但 « 世界報 »指出,在愛麗舍宮,更強調歐洲人和中國人之間的互惠關係,拒絕接受北京拯救歐洲大陸的任何想法。法國總統府也提醒說,1月底,中國政府曾向歐盟委員會尋求幫助,該委員會已運送了56噸醫療用品,包括防護服,消毒劑和口罩。當時沒有進行大力宣傳,以免使中國尷尬。但局面反轉時卻是另一種景象。。

今天,遊戲已經改變。愛麗舍的一個消息人士說:“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國方面的地緣政治的表述,俄羅斯方面也一樣,但規模較小。”北京希望表現出自己的實力,聲稱已克服疫情,並且有能力向他國伸出援手,短期目標鎖定的就是歐洲。但法國必須承認在短期內急需口罩的事實,因為正如法國總統所言,現在是戰爭時期。疫情過後,法國將處理更大的問題,即經濟依賴性,比如這次疫情中發現的對中國的醫藥產品的依賴。今後將如何生產來自給自足?是法國必須解決的問題。

« 世界報 »指出,北京不僅擁有比歐洲人更多的生產資料。中國政權伴隨着貨物進行着有力的宣傳,目的是使人們忘記在危機發生的前兩個月在武漢發生的掩蓋疫情和謊言。

最近幾天,中國向許多歐洲國家,包括意大利,西班牙,希臘,塞爾維亞,當然還有法國發送了呼吸設備,手套和口罩等。但是這些產品也構成嚴重風險:西班牙日報《 El Pais》周四表示,發往該國的640,000個測試存在缺陷,敏感度不夠。捷克也有同樣的問題。

報道指出,中國億萬富翁馬雲還組織了自己的援助網絡,例如對比利時的援助。但是,法國政府的市場規模遠遠超出了臨時人道主義援助的範圍。最近幾天,中法兩國之間進行了許多政治接觸。本周早些時候,馬克龍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了電話。外交部長讓·伊夫·勒·德里安(Jean-Yves Le Drian)3月26日星期四在電話中與外交部長王毅進行了交談。

北京方面感謝法國在前一天舉行的七國集團視頻會議上反對美國國務卿彭佩奧(Mike Pompeo)的講話。彭佩奧希望參與者在最終聲明中使用“武漢病毒”一詞。美國官員直接將危機的嚴重程度歸咎於中國共產黨。據一位消息人士告訴《世界報》,不承認這一責任將構成一種被動的共謀。世界報指出,這就是當時視頻會議期間,氣氛特別緊張的原因。

另外,法國總理菲利普和衛生部長周六共同記者招待會上,表示,目前全球近一半人口被居家隔離,這是前所未有的現象,他警告說,剛剛過去的15天很難,但即將到來的四月份的頭兩周將更艱難。面對對政府處理危機方式的批評聲,菲利普表示危機之後將總結教訓,但他絕對不會逃避責任,現在的主要任務就是要走出危機。

尤瓦爾·諾亞·哈拉里:今天的決定有可能在未來幾年內顛覆我們的生活

另外,在 « 快報 »周刊上有一篇暢銷書作者《人類簡史》作者尤瓦爾·諾亞·哈拉里的採訪值得一讀。

《人類簡史》的作者尤瓦爾·諾亞·哈拉里(Yuval Noah Harari)接受巴黎«快報 »雜誌採訪, 描述了冠狀病毒風暴之後的世界,他認為,我們今天的決定有可能在未來幾年內顛覆我們的生活。

人類目前正面臨全球危機,也許是我們這一代人經歷的最嚴重的危機。民眾和政府在未來幾周內做出的決定很可能會重塑我們未來幾年的世界。它們不僅會影響我們的衛生系統,還會影響我們的經濟,我們的政治,我們的文化。我們必須迅速果斷地採取行動。但是,我們還應考慮到這些行動的長期後果。面對必須做出選擇的需求,我們不僅要問自己如何克服眼前的威脅,還要仔細思考這場風暴過後我們將生活在什麼樣的世界。因為,風暴必將過去,人類將得以倖存,我們中的大多數人仍將活着,但我們將發現自己處在不同的世界中。

他認為,許多短期緊急措施將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這是緊急情況下必須做出的選擇。這些措施將加快了歷史的進程。通常情況下可能需要多年審議的決定會在幾個小時內獲得表決。尚未完成或者危險的技術也會被倉促投入使用,畢竟這樣做比什麼都不做風險更小。一些國家都充當大型社會實驗的小老鼠。當每個人都在家工作並且僅進行遠程通信時會發生什麼?當學校和大學完全在線上課時會發生什麼?在正常情況下,政府,公司和學術機構絕不會接受這種經歷。但是我們正在經歷的事情並不正常。在這一危機時期,我們面臨著兩個特別重要的選擇:首先是集權式的監控和公民的自由;其次就是民族主義的封閉和全球的團結。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