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分析

法國口罩荒政府有責 台灣送來希望

發表時間:

全法國居家隔離進入第三周,4月1日晚間政府公布的疫情數字顯示:周二到周三一天24小時新增死亡509人,創下法國單日最高“記錄”,共有4032人被新冠病毒奪去生命。疫情尚無出現減緩趨勢的拐點並問題重重,法國總理和衛生部長周三就疫情相關問題接受國民議會議員聽證,從缺乏最基本的防護口罩到藥品醫院等抗疫重頭問題,都給出解釋說法,受到輿論普遍關注。

4月1日晚間政府公布的疫情數字顯示:周二到周三一天24小時新增死亡509人,創下法國單日最高值。
4月1日晚間政府公布的疫情數字顯示:周二到周三一天24小時新增死亡509人,創下法國單日最高值。 © REUTERS/Juan Medinash攝影
廣告

當未來評判這次新冠疫情在法國蔓延的歷史時,一定不會忽略‘缺乏口罩’這一難以置信的細節。如同中國人都了解的說法:‘一分錢難倒英雄漢’,歐美各國在中國疫情洶湧暗潮來到本國家門口時,他們的醫護人員和普通民眾卻連口罩這一最基本的防護用品都沒有。就法國的情況來說,政府為了不讓百姓恐慌,不讓他們搶購本已缺乏的口罩,居然不顧常識,信誓旦旦地不斷強調:口罩只是給醫護人員和病人戴的,健康人不需要戴。連同其他防護和救治物資的缺乏和防護措施的失策,國門大敞和幾乎沒有的機場檢查。那時的法國政府只做些吸引眼球的表面文章,諸如高調展示將在武漢的法國人接回國住進天堂美景般的地中海邊度假村裡隔離,可現在滯留全球各地的7萬法國人卻是叫天天不應。

日前,並無勇氣承認在口罩問題上嚴重失誤的馬克龍政府來了個180度大轉彎,聲稱要把實現法國在口罩生產方面的“完全自主”提升到“重建法國和歐盟主權”的政治高度。

法國總統馬克龍周二在走訪一家位於法國西部口罩製造企業時表示,希望到今年年底前,實現法國在口罩生產方面的“完全自主”。具體而言,無論是N95口罩還是其他口罩類型,到了4月底法國的產力將增加到1000萬隻”。馬克龍希望在年底之前,讓法國在生產口罩的領域獲得“完全自主”。這是什麼概念呢?據法國媒體的報道:法國四家口罩公司的產量增加後,將使全國範圍的產量從4月的每月1500萬隻增加到4000萬隻。這夠不夠法國所需呢?據法國總統府的數字,法國醫護人員和療養院的口罩需求估計就高達每周4000萬隻。也就是說:要滿足醫院和養老院之需,就要將每月4000萬隻的生產能力提升4倍才行。即便如此,也並未包括法國普通民眾的口罩之需。

當被問及作為國家元首所面臨“讓疫情失控”的批評聲音時,馬克龍則以“全國團結“來抵擋讓人閉嘴,他說,當我們在進行一場戰鬥時,必須團結一致才能贏得勝利。

為了應對當下法國國內口罩等醫療物資的緊缺問題,法國的選擇還只能是購買中國口罩。法國衛生部近日宣布已向中國訂購了10億隻口罩。法國地區級政府為了提供醫院養老院口罩之需,撥出資金從中國購買。但據法國解放報日前報道:法國南方馬賽周圍大區的區長抱怨,他們在中國找到廠家定了貨交了錢,但口罩空運前卻被廠家賣給出高價的美國買主了。幾個法國地區在中國訂購口罩的交易都遇到多重困難,包括激烈競爭中的詐騙,運輸中的堵塞混亂,口罩的質量問題,等等,急需口罩的法國上下一籌莫展 。

蔡英文:台灣願在口罩、藥物、技術,對國際社會提供協助

包括法國在內的歐美多國都需要口罩等衛生物資之時,台灣中華民國總統蔡英文4月1日在總統府舉行記者會表示,政府基於人道考量,將捐贈1,000萬片口罩支援疫情嚴重國家的醫療人員,其中美國200萬、歐洲700萬、友邦100萬個。她還指出。台灣前階段組成口罩國家隊,使得目前口罩生產量為全球第二,日產能正式突破1,300萬片,現在台灣要打國際杯。面對疫情,台灣絕對不能袖手旁觀,會積極加強跟各國的防疫合作,台灣願意在口罩、藥物、技術這3個項目,對國際社會提供協助。

蔡英文還表示,在台灣全體民眾的努力下,台灣疫情得到了最好的控制,也更受到國際的矚目和肯定,台灣已經從過去的口罩進口國,轉變為全球第二大口罩生產國。口罩的日產量不斷地向上突破,可充分供應台灣的需求。台灣從9日開始,國人每14天,可以買成人口罩9片,或兒童口罩10片。政府也制定了寄送口罩到國外的規定,協助在國外的國人做最好的防疫。“我們持續努力提升國內的防疫能量,但也要提醒所有國人,國際疫情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整體的疫情就永遠不會結束,台灣也依然身處險境。”

除了口罩,蔡英文也談到台灣在藥物等其他方面的支援可能,她表示,有些國家的臨床研究,認為奎寧有助於輕症患者的治療,因此政府已經請廠商提高奎寧的產量,對有需要的國家,給予適當的支持。

在技術支援的方面,蔡英文說,政府會分享目前台灣利用大數據分析的“電子檢疫系統”,讓有需要的國家可以準確追蹤確診民眾的接觸史,來進行有效的疫情調查,防止疫情的擴散。台灣的公私立醫院,也會持續透過視訊,提供台灣的防疫經驗與技術,給需要幫忙的國家。

蔡英文強調,能促成這些合作的前提,是台灣有“堅強實力”,政府也“行有餘力”。把台灣內部的疫情控制好、物資準備好,台灣就有能量,和其它國家進行合作,提供人道的協助。其它醫療物資,在確保台灣需求無虞後,會陸續提供,協助國際。

她說,疫情是全球性的,每一個國家的疫情狀況,都會相互影響。政府光是把台灣防疫做好,並沒有辦法阻擋疫情蔓延。國際社會的各個成員,必須集結力量、共同克服挑戰。“前一個階段,我們組好了國家隊;在這個階段,我們要打國際杯,跟其它的國家一同做區域聯防、全面抗疫”。“現在不論是快篩、疫苗或者是藥品的研發”,還有防疫物資的超前部署,都有非常多的國家,積極想和台灣進行合作。像是政府和美國、歐盟以及捷克,正在共商防疫策略,分享目前的研究成果。台灣和澳洲以及美國,也在進行防疫物資的合作交換。對於邦交國,政府也提供協助,讓他們以在當地購買的方式,取得需要的醫療物資。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