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風光

斯特拉文斯基噴泉,音樂的信物

發表時間:

蓬皮杜中心和聖梅里教堂之間的斯特拉文斯基廣場有一個斯特拉文斯基噴泉,由雕塑家尚·丁格利和妮基·桑法勒在1983年創作。 噴泉在很大程度上考慮了作曲家伊戈爾·費奧多羅維奇·斯特拉文斯基作品的音樂風格。今天我們就向大家介紹噴泉的靈感來源:斯特拉文斯基和他的音樂作品。

Podcast
Podcast © FMM
廣告

斯特拉文斯基1882年6月17日生於俄羅斯聖彼得堡附近的奧拉寧堡。1920年起 他成為法國公民,1939年定居美國,入了美國籍 。斯特拉文斯基由於政治上的原因,他長期脫離祖國,生活在國外。這使得他生活經歷複雜,創作作品眾多,風格多變。從主要代表作為早期三部舞劇音樂《火鳥》《彼得魯什卡》《春之祭》。

斯特拉文斯基的第一部芭蕾舞劇《火鳥》,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里姆斯基—柯薩科夫和德彪西音樂的啟發和影響;他的第二部芭蕾舞劇《彼特魯什卡》體現的是一種溫文爾雅的精神, 但不協和音的運用十分突出,節奏強烈多變,很少看得出浪漫派或印象派的痕跡。他的第三部芭蕾舞劇《春之祭》則完全算得上是在音樂、節奏、和聲等諸多方面都與古典主義音樂切斷了聯繫的一場革命。

《春之祭》原本是作為一部交響曲來構思的,後來季亞吉列夫說服了斯特拉文斯基,把它寫成了一部芭蕾舞劇。 儘管如此,這部作品通常還是以交響音樂會的形式演奏的。

拿第一部分大地的崇拜來講, 引子以獨奏大管在高音區吹出的一支陰鬱的立陶宛民間曲調開場,它那神秘的音響把我們帶到了史前時期的一座孤寂的山谷。在這裡,春天即將來臨,大地逐漸蘇醒,一群男女在靜靜地沉思。

斯特拉文斯基以少女舞曲表現,這一段以模仿沉重踏步的節奏作為開始,少女們和着這種粗野的節奏而跳舞。這是“春天到來”的歡樂宣告。

誘拐之舞是整部舞劇中最粗野、最恐怖的一段,舞蹈也是激烈而粗獷的。整個樂隊變得越來越喧鬧,不時還傳來雷鳴般的爆裂聲。

在春之輪舞中單簧管奏起了似乎無始無終的抒情旋律,像一支牧歌,充滿了質樸的思慕之情,同時又表達出熱烈的願望。

一場描寫部落間戰鬥的舞蹈叫對壘遊戲。這是一段兩人一組的體操般的舞蹈,而樂隊則用一支受到“古怪而有力”的節奏交替支撐和推進的旋律,來為這一舞蹈伴奏。

四支法國號以不同的調性,莊嚴而有力地宣告長者的到來。這時,打擊樂器用各種節奏來作伴奏,其中還有弦樂器的顫音纏繞其間,呈現出在遠古的獻祭儀式上香煙繚繞的情景。

之後大地的崇拜四小節,以一個輕微而神秘的不協和和弦構成,是上一段突然剎住後的一個尾音,它與先前的轟然巨響形成鮮明的對比。

接下來轉到大地之舞,這是一段氣氛熱烈、力度與配器變化多端的音樂。當這一音樂最後上升到極度狂亂的音響時,全曲的第一部分在樂隊的沉重切分和弦音響中,以最強音結束。

面對《春之祭》帶有衝突的和弦、調性與節奏的音樂,有人表示贊同,有人試圖仿效,也有人不置可否,而更多的音樂家是一種竭力反抗的態度。

1913年5月29日《春之祭》在法國香榭里榭大街巴黎劇院首演時, 曾引起了一場大騷動,遭到了口哨、噓聲、議論聲,甚至惡意凌辱的侵襲。而在音樂家和樂師們中間,引起的震動則比一場地震還要劇烈。

直到1930年4月《春之祭》在斯托科夫斯基指揮下由費城管弦樂團演出後,許多人才開始接受這“稀奇古怪”的音樂。而這種接受也為半個多世紀後巴黎的斯特拉文斯基噴泉的設計提供了註腳。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