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約瑟芬·貝克(Joséphine Baker)入葬先賢祠

首位黑人女歌手(Joséphine Baker)入葬巴黎先賢祠

約瑟芬·貝克,或譯喬瑟芬·貝克是移居法國的非裔美國藝人。法國政府宣布,貝克(Joséphine Baker)將於11月30日入葬巴黎先賢祠,她將成為第一位安葬於此的黑人女性。貝克入藏先賢祠也只是象徵性的。她的遺體一直埋在摩納哥海軍墓地。

Joséphine Baker est la première femme noire, première personnalité née aux États-Unis et première artiste de scène à entrer au Panthéon
Joséphine Baker est la première femme noire, première personnalité née aux États-Unis et première artiste de scène à entrer au Panthéon © AFP
廣告

貝克以身為歌手聞名,但她在演藝生涯早期也是位馳名的舞者。她被昵稱為“黑人維納斯”或“黑珍珠”,在英語國家並有美名“克里奧爾女神”。在法國,她的法文名字為“La Baker”。

 

貝克是第一位主演主流電影、登上美國音樂廳及成為國際知名藝人的非裔美國女性。她也以為美國民權運動的貢獻著稱,亦曾於二次大戰期間聲援法國反抗軍。貝克也是首位出生美國、榮獲法國軍事榮譽英勇十字勳章的女性。

令人驚訝的是,在聚光燈背後,約瑟芬竟然還有另一個“雙重身份”—為法國政府工作的秘密間諜!

 

二戰爆發前夕,約瑟芬在整個歐洲和中東四處巡迴表演。表面上,她的工作是勞軍掙錢,但她的每一次旅行都另有秘密任務—為英法情報部門搜集情報。由於她在戰前就和納粹德國的外交官員建立了密切聯繫,因此她經常身着華麗的晚裝出現在各個大使館、舞會、夜總會並周旋於高官之間,與一切她認為有利用價值的人調情,從而搜集了大量極有價值的情報。

從20世紀20年代直到去世,深受法國人民的喜愛。1925年首次在巴黎登台演出《黑人滑稽喜劇》,隨後進入著名劇院“瘋狂牧羊女”(Folies-Bergère),很快名聲大振,成為滑稽喜劇主要演員。20世紀30年代出演電影。1937年加入法國國籍。20世紀40年代晚期和50年代多次到全世界巡迴演出。

1945年戰爭結束後,約瑟芬重返巴黎,法國總統戴高樂親自授予約瑟芬“戰爭十字勳章”和“抵抗獎章”。 1975年4月,約瑟芬去世,數萬人出席了她的葬禮。為表彰她對國家的獨特貢獻,法國政府為這位平民的葬禮鳴放了21響禮炮。

法國當前面臨各種社會分裂與危機,馬克龍在總統大選前同意這樣一位人物入葬先賢祠,有其明顯的政治意義。

評論家Laurent Kupferman分析說:“這傳遞出一個非常強烈的普世主義價值觀。約瑟芬·貝克背後傳達的信息正是我們現在這個時代最需要的,那就是團結起來走到一起。她的故事證明了,在法蘭西共和國一切皆有可能。機會平等是存在的。此外,除了權利,我們也不能忘了自己的義務。”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