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台北一周

為外銷牛肉對台施壓美國推遲商務部次長桑傑士訪台

發表時間:

●原本預計4日訪問台灣的美國商務部次長桑傑士,把訪台的行程延後,台灣各界幾乎都解讀為,這是美國針對牛肉外銷台灣的問題,在對台灣施加壓力,詳情究竟如何?美國在台協會3月1日發布新聞說,原訂4日訪問台灣的美國商務務部次長桑傑士,因為「一些突髮狀況」,必須延後訪台行程。緊接着,美國商務部在華府也發出新聞,還加上桑傑士的個人聲明,說是由於「他個人無法掌控的狀況」,導致他必須延期訪問。到底所謂「突髮狀況」是什麼呢?台灣的主要報紙都在「頭版頭條」刊登這則新聞,並在其他版面,以整版的篇幅詳細追蹤報導,顯示台灣對這件事的重視。一位不願具名的台灣政府官員說,美國就是藉由延後桑傑士的訪問,傳達美國政府對台灣牛肉進口政策的不滿。還說,「台灣的確感受到美方強烈的壓力」。

台北一周
台北一周 RFI
廣告

●美國為什麼要在這個時候對台灣施壓?台灣的牛肉進口政策,為什麼讓美國感到不滿意?

主要關鍵是,美國本來期待馬英九當選連任之後,可以解決美國牛肉進口台灣的問題,但最近一個月,含有瘦肉精的美國牛肉,在台灣卻遭到反對黨和消費者團體的強烈抵制,情勢的發展對瘦肉精問題愈來愈不利,台灣的畜牧業者還打算在桑傑士訪問台灣時,對他丟牛糞,這是不是所謂「無法掌控的狀況」不得而知,但美國已經漸漸失去耐心卻很明顯。至於台灣的消費者團體之所以抵制美國牛肉,是因為美國的農業政策,准許使用一種叫做「萊克多巴胺」的瘦肉精摻在牛隻的飼料理,據說這樣養出來的牛,瘦肉的比率比較高,但台灣的法律禁止含瘦肉精的牛肉進口,所以只要驗出一批就退運一批;美國認為「萊客多巴胺」對人體無害,台灣的要求沒有科學依據,希望台灣訂定瘦肉精的檢驗標準,允許一定程度的殘留;但台灣的消費者團體和反對黨認為,歐盟也禁止含瘦肉精的牛肉進口,美國既然可以把不含瘦肉精的牛肉賣到歐盟,為什麼非要台灣接受含瘦肉精的牛肉不可。

●台灣的政府對這件事的態度究竟如何?

美國可能就是因為不滿意台灣政府的態度,認為不夠強硬。尤其是台灣的立法院,上星期通過決議,要求在食品衛生管理法還沒有修正之前,不能以行政命令開放含有瘦肉精的肉品進口,而行政院也承諾,不會在今年六月立法院會期結束前,片面開放含瘦肉精的美國牛肉進口。台灣輿論界分析,很可能就是立法院這項動作觸怒了美國,因此把桑傑士訪台行程延後。不過新聞局局局長楊永明說,台灣仍然隨時歡迎桑傑士安排訪台行程,更不希望這個事件影響台美經貿關係;台灣的外交部長楊進添則說,桑傑士原本就不是為了催促台灣開放含瘦肉精的美國牛肉進口才來台灣訪問,只是因為一些無法預料的狀況,不得不延後行程,並沒有取消訪台計畫。

●台灣和美國之間,為了牛肉進口的問題,已經爭議很久,現在美國開始施壓,未來台灣有可能會讓步嗎?

現在的情勢看起來,修法讓含有瘦肉精的美國牛肉進口到台灣,希望似乎愈來愈渺茫了。因為政府部門看到民間的強大壓力,一直不敢鬆口,只能強調「沒有預設立場」,還說,要經過專家討論,但政府找學者專家開會研討的結論認為「萊克多巴胺」對人體無害,又被認為是在幫政府背書,整個社會氛圍幾乎就是「說瘦肉精無害,就是不顧百姓死活」。因此我個人分析,如果美國無法說服歐盟也對瘦肉精解禁,單單要求台灣解禁,可能最後還是會碰一鼻子灰。當然,台灣和歐盟不一樣,台灣有求於美國的事情很多,比如「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議」的談判、免簽證、以及軍購問題等,肉品進口的談判實力可能比不上歐盟,但上次美牛風暴的政治壓力,讓台灣國安會秘書長蘇起黯然下台,瘦肉精還是沒開放,現在美國擺明施壓,事情恐怕不見得能夠按照美國商人的希望解決。至於美國會不會繼續對台灣升高壓力呢?後續的發展,值得關注。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