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香港民主派期望實現普選

發表時間:

法國各大報紙周一在大篇幅報道法國總統奧朗德周日晚間的電視訪談之外,也分別發表文章,關注香港民眾圍繞國民教育科的抗議活動以及在此背景下進行立法會選舉,評述中國政府在經濟增長不斷顯露放緩跡象背景下推出的應對方案。

廣告

港人在主權回歸時的自豪如今變成了恐懼

《解放報》周一繼續發表文章關注香港反國民教育抗議活動,指出,港人的廣泛動員迫使北京在強制推廣不顧歷史事實的課程問題上做出了讓步。文章引述香港一名周姓歷史學者指出,香港告別150年的殖民統治主權回歸時,我們對重新成為中國人感到非常自豪。如今,感覺變了,港人一想到可能有一天會變成中國的一個省,就感到恐怖。《解放報》文章針對這種恐懼寫到,更何況北京方面搖動了再來一次天安門事件的威脅。《環球時報》上周就在一篇文章中寫到:歷史已經證明,學生抗議、罷課、衝向政治鬥爭第一線的時候,社會就會有悲劇發生。

香港民主派期望普選

天主教報刊《十字架報》周一發表短文介紹香港周日舉行的立法會選舉。指出,泛民主派需要爭取至少24個議席,才能在憲法修正過程中獲得否決權,來推動普選。泛民主派希望中國兌現普選的諾言:也就是2017年實現特首普選,2020年以前實現立法會普選。他們擔心北京方面會提出一種形式上的普選,比如要求先選出候選人。梁振英由一個1200人的親北京的選舉團推選為特首的模式讓民主派多有憂慮,擔心北京會再次違背回歸協議。

中國推出刺激方案應對經濟增長下滑

《十字架報》和《回聲報》周一發表文章,評述中國政府上周推出的一系列試圖刺激增長的投資政策。《回聲報》認為,這項振興方案的輪廓不清,效果可能有限。指出,一方面這些投資事實上是五年內投資,與2008年兩年期限的振興方案不同;而且,大部分投資需要私營企業的大規模參與。而更重要的是其中有地方政府的作假的成分。文章引述財經網一名學者的文章指出,地方政府近期宣布的投資措施大部分已經在執行中的五年計畫之內。《回聲報》文章最後引述法國巴黎巴銀行在北京的分析師指出,無論怎樣,只要眼前的政治過渡形勢不明朗,就很難在經濟領域恢複信心。

《十字架報》的文章則擔心北京的振興方案會使已經負債纍纍的地方政府債務負擔更加沉重。

金磚國家難以取代削弱了的西方

財經報刊《回聲報》還刊登法國國際關係研究院特別顧問Dominique Moïsi 的文章:“中國、金磚國家和世界秩序”,認為當今世界既不是沒有大國主導的狀態,也不是兩國、或三國或20國集團主導的狀態,而是一個多極、力量不等、運作失靈的世界。文章從金磚國家成型入手,指出,金磚國家已經不足以彌補西方經濟疲軟的空缺。這些國家的經濟增長仍然讓歐洲神往,但也已經不比當年。同樣,從地緣政治角度來看,也不能指望、哪怕是部分地指望他們來取代已經削弱的西方。經濟上的實力並不是自動地表現為政治上實力和戰略上的影響。文章解釋說,金磚五國的經濟實力目前是法國的5倍,未來將相當於世界財富的三分之一。

但是,從地緣政治層面來看,這些國家區別很大,利益彼此對立,這使得這個集團的存在有不少問題。文章認為,金磚國家形成政治實體的最大障礙是中國在其中的特殊地位。在作者看來,人們甚至可以懷疑北京是否有時會在對自己合適的時候,利用金磚國家來掩飾中國向國際舞台的進軍。而在中國的特殊地位之外,金磚國家間的分歧與不同顯而易見。中、俄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他們不希望常任理事國成員擴大到巴西、印度、或南非;而且,這個新興經濟國家團體未來可能會像其他彼此不同的國家擴大,比如印尼、土耳其、墨西哥、韓國、也可能是菲律賓或越南,這只能使這個新成立的整體更難以形成一個協調一致的集團。文章在結論中寫到,當今世界正在尋找一種秩序。在經歷冷戰時期的兩極世界、以及此後短暫的美國主導的單極世界之後,如今既不是沒有大國主導,也不是兩國、或三國或20國主導,而一種多極、力量不等、運作失靈的狀態,而這才是問題所在。

在中國話題外,大部分全國性大報周一都在頭版報道法國總統周日晚間的電視訪談。《費加羅報》、《回聲報》和《巴黎人報》均突出奧朗德政策的稅收內容。《十字架報》則側重指出,奧朗德明確說明他的方向;不過,《解放報》和法共《人道報》則不約而同地將法國奢侈品集團總裁貝爾納-阿爾諾申請加入比利時國籍作為頭版頭條主題。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