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香港/經濟

李嘉誠再否認撤資警誡香港勿走人治道路

香港首富李嘉誠接受中國傳媒南方報業集團訪問時,再次否認和黃集團撤資,又對近期香港出現政策脫離公平原則的香港政局發話,指香港不能「人治」,永遠不能選擇性行使權力。現年85歲的他更表示,若可重新開始,或會參政。

廣告

已連續15年獲《福布斯》評為全球華人首富的李嘉誠,多年來甚少接受個別媒體專訪,一般只會在他任主席的長和系集團業績會後響應記者提問,但《南方都市報》今天(28日)以頭版及五頁內版刊登李嘉誠接受該報所屬報業集團專訪的報道,明顯是為近月傳得甚囂塵上的撤資傳言向13億人民和領導人而來。

從7月底起,長江及和黃系在香港及中國內地的拆售行為及計畫若成功落實,涉及金額逾400億港元(下同,摺合38億歐元),而自2010年以來,長和系共在境外完成11筆收購,涉及金額約1900億元,當中歐洲地區佔比高達94%。 李嘉誠直指,「說長和系撤資是一個大笑話」。

他解釋,單以2012年為例,長和系在全球總毛收入約4300億元,但集團今年投資海外(新西蘭和荷蘭)的基建項目只有130億元,而實際動用的資金只有80億元,只佔今年長和系總毛收入的不足2%;另外,集團今年在香港的貨櫃碼頭就投資了40億元,指長和系「撤資」是天方夜譚的笑話。

他續稱,長和系在香港中區擁有的物業,總市值1300億元;內地單是京滬等地的收租物業,總市值至少達400億元,反觀集團和他私人持有的全部海外收租物業,市值只是中港兩地的5‰。另一方面,曾在新加坡擁有物業的集團,現在當地已沒有可收租的物業,也沒人批評集團撤資,他不明白,為何集團在全球52個國家均有業務,只有香港說長和系撤資,傳言不斷,「然後還傳到內地去」,令人遺憾。

李嘉誠:若可重來會參政

在特首梁振英上任後,有傳不支持梁當選的李嘉誠受到針對,當記者問到投資環境時,李嘉誠指出,集團會挑有法治、政策公平的環境投資,而在一個健康社會中,政府與企業的關係是息息相關的,關鍵是政府的權力要在法治的基礎上公平公正地落實執行政策,香港不能「人治」,永遠不能選擇性行使權力。這是他與香港或各國政府建立關係的基礎,最重要的是,政策要令商界有信心。

他續稱,在一個自由開放的市場,會重視「原則」和「法治」,若管治失當,可能在一夜之間蕩然無存。

李嘉誠又不同意香港為變成福利社會而行福行主義,指扶貧應以引導方法,不應只向有能力的人開刀,而應制訂政策解決社會缺乏上進機會的問題,令人人有創富機會。

李嘉誠雖慶幸自己沒有當官而毋須為平衡各方利益而苦惱,但在回首過去85年的歲月中時,李嘉誠竟然說,若可重新開始,可能會考慮參政,因為自問無論如何努力,仍難以一人之力解決所有問題。而至今未完成的願望之一是中國一直富強。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