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香港/經濟

香港競爭力全球排名重奪冠 中國排名卻屈居深圳後

瑞士洛桑國際管理髮展學院(IMD)最新的全球競爭力排名榜,香港重新摘冠,是香港失落冠軍寶座四年後重新成為全球最具競爭力城市,但其他亞洲地區的競爭力均有所下降。不過,在洛桑公布排名前,中國社會科學院發表的最新「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卻顯示,香港在綜合經濟競爭力方面輸給深圳,屈居第二,是連續兩年落後於深圳。

自九龍半島遠望對岸的維多利亞灣和香港島。攝於2016年1月12日。
自九龍半島遠望對岸的維多利亞灣和香港島。攝於2016年1月12日。 路透社/Bobby Yip/File Photo
廣告

瑞士洛桑管理學院訪問了逾五千四百名企業管理層,對六十一個經濟體評分,結果,美國由去年首位降到第三位,原因與總統大選的不確定性有關;而瑞士則由去年第四位上升至今年的第二位。至於重登首位的香港,在「政府效率」和「企業效率」兩項評分都排首位,「經濟表現」排第五位,而「基建」就最差,排第廿一位。學院教授布里斯指,香港重登榜首,主因是有良好的營商環境和鼓勵創新,政府又奉行低稅率及簡單稅制,此外,香港更是外資進入中國這個「世界最新經濟超級強國」的大門。但人口老化及創新能力不足將是香港未來挑戰。

學院今(31日)天公布的這分《2016年世界競爭力年報》中,新加坡今年跌一級至第四位,是香港以外,另一個打入前十名的亞洲地區。事實上,多個亞洲地區今年排名都下跌,其中,台灣跌三級至第十四位,中國內地排名亦跌三級至第廿五位。

在洛桑學院發表最新排名榜前,中國社會科學院發表最新的《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2016》,結果顯示,在中國近三百個城市中,深圳連續第二年在綜合經濟競爭力方面以1分領先;香港則繼續屈居次席,得分0.796;上海(0.761)和廣州(0.59)緊隨其後。

報告指出,深圳和上海等城市在創新創業等方面迅速冒起,為香港帶來競爭壓力。國內一線城市亦對香港優勢產業造成「擠出效應」。報告又指,香港社會在政制發展、環保與政府政策方面存在分化情況,部分組織與人士以較激進及違法的方式,反對政府政策,影響社會和諧,旅遊業及零售業等方面出現下滑。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