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解說

理大“圍城”第三日 仍有約百人據守抵抗

發表時間:

在經歷周一全天的“圍城戰”之後,香港理工大學內的部分人士晚間在政界和教育界人士的安排離校,據法新社截止周二午時的報道,儘管港府呼籲“放下武器、離開校園”、來自北京介入的威脅愈加明晰,但仍有數十名示威者堅持守在理大校園內。

香港理大等候醫療救助的示威人士,2019.11.19
香港理大等候醫療救助的示威人士,2019.11.19 REUTERS/Adnan Abidi
廣告

香港的反修例運動持續近6個月,過去兩周衝突愈演愈烈。自周日起,香港理工大學陷入運動至今以來最為激烈的衝突,示威者與嚴密包圍的警察進行了為時最長、最為暴力的對抗。

法新社報道說,由於擔心被捕,許多學生仍然留下校園內。面臨周二的氣溫下降,他們中的不少人都包裹着救生毯。在周一警方的重圍下,一些抗議者晚間用繩子從一座天橋落下,然後被騎摩托車的人接起來驚險逃出,而校園戰場一般烈火焚燒的影像圖片佔據世界各大媒體和網絡平台,震撼輿論,重圍下示威者的命運也牽動人心。

報道指,周一晚間有數以萬計的效果市民持續湧入九龍旺角彌敦道一帶,築成5條超長人鏈示威,試圖吸引警力減輕對香港理工大學的壓力。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周二早上就警方對香港理工大學校園包圍行動舉行記者會。她要求堅守在校園的抗議者放下武器,離開校園。

她說,過去幾天“暴徒”佔領理工大學,讓大學校園變成“兵工廠”。“情況非常嚴重”。林鄭強調對於離開校園者必須被逮捕,但是出於和解與和平解決目的,警方同意對年齡在18歲以下的未成年人不予當場逮捕,只記下他們的個人信息,即可放走,但當局保留日後追究的權利。

據林鄭表示,總共已有約600人離開了理工大學校園,其中約200人是未成年人,約400名18歲以上的抗議者,不管是和平離開校園者,還是突圍時被警方截獲者,都已被逮捕。

報道指,這是自這場圍困行動以來,林鄭第一次發表講話,她說,他們別無選擇,只能投降。

但一名香港機械繫學生向法新社說,“即使我們投降,也同樣會被關進監獄”他說 “人們似乎覺得我們是有兩種選擇,但其實只有一種:就是監獄”。

林鄭表示,據估計還有大約100名抗議者留在校園。當局將使用一切手段勸說他們儘快離開。

三天來香港警民暴力對抗不斷升高,抗議者使用自製燃燒瓶汽油彈對抗警察,一名警察被示威者一弓箭射傷腿部,警方則出動裝甲車和催淚彈、水砲車強力阻止。法新社報道注意到,一些跡象顯示北京加大對香港的強勢。中國駐港部隊本周末走上香港街頭,協助清理騷亂後的碎石路障,這一行動助長了一些人認為北京有可能武力干預的猜測。此外,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周一召開記者會,譴責香港出現的種種暴力,警告如果香港的局勢繼續惡化“失控”,北京將不會保持“袖手旁觀”。

此外,對於香港高等法院周一裁定香港政府引用緊急法推行“禁蒙面法”是違憲,受到中國政府的猛烈抨擊,中國國務院港澳辦發言人楊光周二表示,香港高院判決是“公然挑戰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權威和法律賦予行政長官的管治權力,將產生嚴重負面社會政治影響”。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發言人臧鐵偉表示,“香港特別行政區法律是否符合《基本法》,只能由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出判斷和決定”。

此外,周二香港新任警務處長鄧炳強就任也引發關注,54歲的鄧炳強受港首林鄭月娥提名接替退休的盧偉聰。他當天在灣仔警察總部見媒體時表示,會繼續承擔及支持警隊執法,呼籲示威者停止暴力。據報道,鄧炳強從六月起擔任香港警方第二把手,親自壓陣處理近兩天來的理工大學“圍城”戰術。輿論預期他就任後將延續強硬風格,周二在被問及是否支持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調查警方執法時,他表示監警會渠道最好。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