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解說

蔡英文連任就職部署台灣未來 任重道遠

發表時間:

第十五任中華民國總統蔡英文副總統賴清德今天宣誓就職。一月通過創紀錄歷史性高票當選的蔡英文發表了就職演說,闡述了今後四年的發展方向和戰略部署。對兩岸關係,她明確表示拒絕矮化台灣的“一國兩制”。

台灣正副總統蔡英文賴清德就職
台灣正副總統蔡英文賴清德就職 Taiwan Presidential Office/AFP
廣告

蔡英文的連任就職演講內容主要包括:台灣作為一個共同體的責任、空前挑戰絕佳機會、4大面向闡述與結論等4部分。在“空前挑戰絕佳機會”的部分,蔡英文闡述了疫情對全球的衝擊,結構性改變全球政治、經濟的秩序,供應鏈重組、生活型態改變,更重要的是改變台灣在國際與區域中的角色與定位。面對空前挑戰,她認為,這是台灣的機會,要超前部署,制定國家生存發展策略,包括產業發展、社會安定、國家安全與民主深化等4大面向;產業與經濟發展方面,總蔡英文提到在5+2產業創新基礎上打造6大核心戰略產業,目標讓台灣成為未來全球經濟的關鍵力量。

拒絕 “一國兩制“   強調“和平、對等、民主、對話”

在蔡英文的演講中,最受關注,每個詞都被分析和解讀的與中大陸的關係問題放在了“國家安全:國防事務改革、積極參與國際、兩岸和平穩定”部分。她重申與大陸的關係遵循 “和平、對等、民主、對話”這八個字。強調不會接受北京當局,以“一國兩制“矮化台灣,破壞台海的現狀,這是堅定不移的原則。蔡英文指出,會持續遵循中華民國憲法,與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來處理兩岸事務。她說這是維持台海和平穩定現狀的一貫立場。她也向對岸領導喊話,稱兩岸關係正處於歷史的轉折點,雙方都有責任,謀求長遠相處之道,避免對立與分歧的擴大。在變局之中,會堅守原則,並秉持解決問題的開放態度,負起責任,也期盼對岸領導人,能承擔起相對的責任,共同穩定兩岸關係的長遠發展。

對蔡英文對的以上表述,國台辦發言人回應稱,民進黨當局拒不承認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單方面破壞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 他說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基本方針,願意為和平統一創造廣闊空間,但絕不為各種形式的“台獨”分裂活動留下任何空間。

5月21號,22號,中國將召開人大政協“兩會”,屆時將釋放出何種對台戰略和政策,也值得高度關注。

 成立修憲委員會引關注

在就職演講中的“國家體制強化及民主深化”部分,蔡英文提出,未來四年,除了國家建設的工程,政府體制的優化,也非常重要。立法院即將成立修憲委員會,提供一個平台,讓攸關政府制度、以及人民權利的各項憲政體制改革議題,能夠被充分對話、形成共識。藉由這個民主過程,憲政體制將更能夠與時俱進,契合台灣社會的價值。

針對在這一部分,中央社引述學者趙春山分析,而中共可能更關注“修憲委員會” 是否涉及國家定位、固有疆域的修改動作。

第二任期任重且道遠

回顧蔡英文過去的四年執政期可謂歷經困難,國內的一些改革受到民意反對,國際上的空間遭中國大陸打壓,丟掉多個友邦,世衛組織觀察員的身份也被取消,而第二個任期中,中國勢必對台施壓力道增強,兩岸關係持續緊張,新冠肺炎疫情重挫經濟等都是蔡政府需解決的課題多。台灣政治大學教授陳芳明先生認為,但這第二個任期開始極高的支持率或許有助於她的施政,而台灣需要進一步尋求國際空間和支持:

陳芳明:她(蔡英文)有那麼強大的民意, 她的講話應該更具信心,未來四年的施政都完全由她來主導。在過去四年, 第一個值得關注的是讓整個亞洲都不敢接受的同婚法通過了,這中間有來自各界的巨大壓力。台灣讓同性結婚,這是一個人權問題,不是國家主權問題,在這一點上她做的非常漂亮!對於她的執政演說,我認為,她更為強調台灣的主體性,這個主體性是由台灣的民意所建,不是在某個強權的影響下而建。

今後台灣有任何的國際空間都是北京不願意看到的,他們一定會想盡辦法堵住台灣的出口。所以在未來的思念,蔡英文更需要表達台灣社會和台灣人民的智慧,要用什麼樣的方式和策略來獲得國際社會的發言權,可能是她未來四年要努力的方向。我永遠相信沒有不變的政治,它會按照客觀形勢的改變和轉移,從某種程度上講,台灣的發言權也越來越大。放眼華人世界,唯一能夠選總統的只有台灣,這是台灣最值得驕傲的一點。我們的領導人是自己選出來的,但中國那麼大,人口那麼多,但民意完全沒有自己的聲音,受到黨的意志壓制,這是我們完全不能接受的,這也是國民黨最終被換下來的主要因素,因為國民黨也希望用黨意主導民意。但遭到民意的推翻。

台灣外交部表示,,截至中午為止,共有來自47個國家及國際組織、約263名政要與各界友人以發表聲明、致函、推文及拍攝影片等方式祝賀就職。

美國除了國務卿蓬佩奧罕見19日即發布聲明致賀,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聯邦參議院代議長葛拉斯里及前副總統,今年總統民主黨候選人拜登也分別透過致函、推文或錄製影片等方式致賀。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