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世界報

台灣是中美局勢嚴重緊張的核心

發表時間:

台灣是中美局勢嚴重緊張的核心,這是法國世界報周二刊出的一個標題。相關的文章寫道,面對中國的領土收復主義,華盛頓增加了對台灣的支持行動,包括在台灣建立F-16維修中心。

法國世界報
法國世界報 RFI
廣告

勒梅特(Frédéric Lemaître)撰寫的文章寫道,在香港通過《國家安全法》兩個月後,台灣越來越感受到來自中國的威脅,並因而轉向美國,從而導致和北京的關係變得特別緊張。這絕對是惡性循環,“戰爭”這個詞也開始在海峽兩岸出現。

8月27日星期四,今年1月份連任台灣總統的蔡英文,在通過視頻參加一個澳大利亞智庫的座談會時說:“在香港之後,台灣越來越成了自由與民主的前哨。”她認為,台灣必須加強防禦,因為“在當前的形勢下,武力是可以和威懾相關聯的。”台北和華盛頓剛剛宣布在台灣設立美國F-16戰機維修中心。這是在東亞的唯一的一個。

在軍事升級的風險成倍增加的同時,美國於8月31日星期一解密了一些文件,這些文件說明了里根總統於1982年給予台灣的“六項保證”。對於里根來說,美國減少對台灣軍售的意願,完全取決於中國對和平解決台灣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之間分歧的持續承諾。美國國務院東亞事務最高級官員戴維·斯迪威(David Stilwell)星期一在解釋該文件時說:“我們將繼續幫助台灣抵抗中共對它展開的施壓、恐嚇和邊緣化運動。”

9月1日星期二,中國的《環球時報》根據中國的一個研究中心“南中國海戰略形勢調查倡議”(SCSPI)的數據宣稱,一架美國軍用偵察機星期天“可能從台灣起飛”前往日本。台灣則對這一信息進行了闢謠。依附於中國共產黨的《環球時報》,“建議”北京宣布台灣上邊的領空是中國軍方的“巡邏區”,中國軍方可以在那裡執行任務。根據台灣國防部於8月31日提交給立法院的一份正式報告,中國大陸尚沒有對台灣發動戰爭的力量。

除了國防問題,台灣外交同樣也激怒了北京。法國蒙田研究所的亞洲項目主任杜懋之指出,“自1972年尼克松訪華以來,台灣的國際空間一直在縮小。由於特朗普的中國政策以及新冠病毒危機,第一次,台灣的空間有點兒打開了,蔡英文則抓住了一切機會。

與中國大陸一樣,在今年早些時候台灣也進行了“口罩外交”,向海外發送了1000萬個口罩,其中的560萬個發送到了歐洲。台灣就新冠病毒的出色管理還導致包括美國、加拿大、日本和歐盟在內的許多國家,希望台灣參加5月份的世界衛生大會,但被中國給拒絕了。

8月中旬,美國衛生部長阿紮爾對台灣進行了為期三天的訪問,這再次激怒了北京。自1979年美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中國唯一的合法政府”以來,從未有過如此級別的美國官員訪問台灣。但是這次訪問涉及的主要是衛生問題,北京明白了信息。中國官方報紙《中國日報》在譴責這次正式訪問構成“挑釁”的同時又表示說,這次訪問的“象徵意義大於實質意義”。

在中國試圖通過搶奪台灣為數不多的外交盟友來孤立台灣的情況下,台灣開始四處射擊。8月份,台灣在沒有受到國際社會承認的索馬里蘭國的首都哈爾格薩(Hargeisa)開設了“代表處”。索馬里蘭也將於今年秋天在台灣開設辦事處。

捷克參議院議長維斯特奇爾對台灣進行的將於9月4日星期五結束的訪問,是北京遭遇的新的挫折。不過,這樣的訪問是極為罕見的,即使比利時參議院議長布羅特奇(Jacques Brotchi)在2019年5月也受到了蔡英文的接待。

台灣國立中央大學高級講師、法國遠東學校台北中心主任弗蘭克·穆亞德(Frank Muyard)認為,台灣外交沒有轉折點。他說,“我們現在看到的,是蔡總統及其外交部長在第一任期內耐心進行的工作的結果。他們一直尋求與民主國家發展外交和經濟關係。四年來蔡英文總統贏得了美國的信任,對新冠疫情的管理讓台灣在國外有了很好的形象。”

8月28日星期五,蔡英文取消了迄今為止制止美國牛肉和豬肉進口的衛生限制措施。這一做法不一定會贏得其選民的贊同,但是,它為美國和台灣簽署雙邊自由貿易協定鋪平了道路。這將是投向中國的又一塊石頭。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