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解說

捷克學者:捷克人不喜歡中國的態度,所以支持捷-台關係

發表時間:

捷克參議院議長維特奇近日抵達台北訪問,與台灣政界高層會晤,並於周三在台灣立法院發表演講。這次訪問引發了北京方面的嚴詞譴責,並威脅捷克將為此付出沉重代價。但北京的強烈反應一方面引發捷克參議院議長直接在台灣立法院演講中用中文說出:“我是台灣人”,另一方面也引發歐盟成員國的反駁回應。那麼捷克民間如何看這場外交風波?布拉格是否應當擔心北京方面的制裁?捷克參議院議長訪問台灣,是否在一定程度上顯示中東歐國家在中國問題上的立場也出現改變?捷克智庫“解析中國”(Sinopsis)的研究員葉飛立(Filip Jirous)先生談了他的看法。

2020年9月1日,正在台北訪問的捷克參議院議長維特奇在台灣立法院發表演講後,接受媒體採訪。
2020年9月1日,正在台北訪問的捷克參議院議長維特奇在台灣立法院發表演講後,接受媒體採訪。 REUTERS - ANN WANG
廣告

“如果中方不是這樣……”

葉飛立:其實我覺得大部分捷克的公民社會都支持這次訪問。因為台灣與捷克很久就有比較好的關係。而且現在中方的一些(發言)、說要制裁我們……他們這樣做差不多已經有兩年的時間,以前是因為華為問題,再以前是布拉格、台北和北京(姊妹城市)問題。每一次中方的態度都不太好,這在我們社會引發比較強烈的反應。如果中方不是這樣,可能(這種)支持沒有那麼大,沒有那麼有力。就是因為有這樣不太好的態度,我們的社會很多人不喜歡這樣,就去支持台灣。可以說是一種反(效)應。

法廣:但是,捷克政界在台灣問題上,是否在野黨與執政黨之間意見也不一樣呢?

葉飛立:有點。直到2018年,這種說法非常對。可是近兩年,這一點有些改變。很重要的一點是,在我們的體制里,總統不是最重要的人物,總理(才)是最重要的政府代表。我們的總統和他的朋友,有一些比如說是商界的人,有一些是政治家,有一些是lobbyistes遊說的人,有些公司支持他(總統)對中國很友好的態度,但我們最大政黨,就是總理的黨派,執政黨,對中國的態度就不太友好。問題是總理必須跟總統合作,這比較複雜。但是比如說現在,總理也對中國外交部長王毅的最近一些說法,表示反對。可以說現在大部分捷克社會,包括政界,他們不太喜歡中國的態度。他們可能不太支持與台灣的關係越來越深,但是因為他們不喜歡中國的態度,這就讓他們支持捷-台關係。

“他們說要制裁,但實際上沒辦法做到”

法廣:您認為北京是否會真的對捷克採取制裁措施?也許這更是威脅、施加壓力的一種做法……

葉飛立:這比較簡單。他們能說要制裁我們,但實際上他們沒辦法(做到)。因為,雖然我們以前簽署了很多備忘錄、很多友好文件,但是實際上,中國與捷克的經濟關係、經濟合作差不多沒有。所以,他們能說制裁我們,但是,他們在捷克的投資差不多沒有。倒是台灣比中國投資更多些。而且,我們的公司,特別是中小型公司,在中國沒有辦法贏得市場,我覺得這是中國的貿易保護主義問題。我們在中國可以說有兩三家大公司。對這些公司來說,中國市場很重要。但是,其中之一是Skoda,斯柯達汽車公司。但斯柯達不是捷克公司,是德國公司。以前他們也說過,是在2019年年初,因為華為問題,那時候,他們說要制裁斯柯達。但是這是德國公司,要制裁這家公司,就是制裁德國人,他們不要(這樣做)……所以,我覺得這只是說,但不要做。

一些中東歐國家越來越不相信中國

法廣:歐盟27國中,中東歐國家成員經常阻礙歐盟在中國議題上,比如人權問題、新疆問題,包括華為問題,達成一種共識。您是否覺得這種局面在發生改變呢?

葉飛立:有兩個問題。一是中東歐有17、18個國家,每個國家有不一樣的歷史,他們現在的經濟條件也不一樣,政治條件也不一樣,所以每個國家對中國有不一樣的態度,比如中東歐國家的歐盟成員可以說對中國沒有那麼友好,只有匈牙利對中國非常友好,和中國的合作很深。以前捷克對中國的態度也比較友好,但是現在改變了,改變了很多。而且,立陶宛現在反對中國的感情,我覺得也很重,羅馬尼亞也是。我覺得這17個國家對中國的態度越來越不好,因為中國在2013年-2014年要來……就是給錢,要投資。但是你去問這些國家的人,這些國家的政治家,他們都說:投資沒有來!我覺得,現在這些國家越來越不相信中國,可以說這些國家未來會越來越多地反對中國。但是問題很複雜。因為17個國家彼此不一樣。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