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熱門話題

關注法國切爾諾貝利謊言案

發表時間:

廣告

正在全球把目光投向日本福島核危機的時刻,法國巴黎上訴法庭審理的“切爾諾貝利謊言案”格外引人注目。

“法國甲狀腺患者協會”和“核輻射獨立信息中心”控告當年法國“離子輻射保護中心”主任皮埃爾•拜勒蘭在切爾諾貝利污染雲層飄過法國東北部和東南部時,故意隱瞞實情。巴黎上訴法庭一審判決結果是對被告皮埃爾•拜勒蘭謊言案不予審理。

“法國甲狀腺患者協會”和“核輻射獨立信息中心”在一審宣判結果之後說,他們並不氣餒。

核輻射獨立信息中心主任在敗訴後說:此前司法部門審理的“污血案”也是經過常年努力才把前總理法比尤斯告到法庭上去的。3月31日開庭當天,在巴黎上訴法庭門前示威的受害者們告訴法國媒體:他們這樣做並不是為了向國家索要經濟賠償。對他們來說,涉及公共健康,人命關天,隱瞞真相就如同草菅人命。

坐在被告席上的法國電放射科專家皮埃爾•拜勒蘭1923年10月15日出生在法國東南部斯特拉斯堡市。二戰結束時他也從巴黎醫學院畢業,隨後常年在“巴黎笛卡爾醫學院”任教。

核電站研究初期-1956年,皮埃爾•拜勒蘭創建了“法國離子輻射保護中心”( Service central de protection contre les rayonnements ionisants) (SCPRI) 。在皮埃爾•拜勒蘭倡導下,世界衛生組織於1967年創建了首個核輻射參數研究中心。

皮埃爾•拜勒蘭曾經是法德核安全委員會成員、多次受聘於前蘇聯國家核輻射保護委員會。1984年,他曾是負責法中核子能發展委員會的成員。1959年至1998年近40年中他一直是國際核輻射保護委員會的成員。

這麼一名享有國際聲譽的電放射科專家為什麼官司纏身呢?

事情還得從1986年烏克蘭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爆炸說起。

1986年4月26日,位於烏克蘭北部、距首都基輔只有140公里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第4號核反應堆在進行半烘烤實驗中突然失火,引起爆炸。核泄漏事故後產生的放射污染相當於日本廣島原子彈爆炸產生的放射污染的100倍。爆炸使機組被完全損壞,8噸多強輻射物質泄露,塵埃隨風飄散歐洲多國。

就在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爆炸第4天晚上,也就是1986年4月30日,皮埃爾•拜勒蘭作為“核輻射獨立信息中心”主任向外界發布了一份公告。在公告中他說:法國本土遭受核輻射程度有上升的趨勢,但是受污染的程度不足以採取特別的防護措施。

發表公告後的第二天,1986年5月1日是每年的國際勞動日。法國各大報紙沒能及時報道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爆炸給民眾生活將帶來何種影響。5月2日,法國《解放報》刊登了皮埃爾•拜勒蘭起草的公告。10天之後,同樣是法國《解放報》刊登一篇文章,言辭抨擊法國政府和科研人員在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爆炸之後發布的一次一次的謊言。訴後幾年中,法國《走出核能》協會還在網上詳細公布了法國政府官員和核輻射專家在切爾諾貝利核爆炸上不講真話的“謊言集”。

切爾諾貝利謊言案的預審法官基於2005年的一份醫學報告,把“離子輻射保護中心”主任皮埃爾•拜勒蘭告上了法庭。此份報告是科西嘉島巴斯蒂亞(Bastia) 內分泌專科醫生採集的患者記錄。這份記錄顯示,在1986年4月29日輻射塵飄到科西嘉島前後一個星期中,該島上患甲狀腺癌症的人數上升了44%。當地羊受輻射程度是正常值的20倍。

但是法庭回絕說,原告提供的醫學報告不能證明3700名甲狀腺的患者和輻射塵和“輻射雨”有直接的關聯。

法國這些癌症患者求真相的努力沒能如願以償。但是他們棄而不舍的努力告誡當官的,有一天核爆炸真相大白的時候,說過謊的人是要被送上法庭接受審判的。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