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今日歐洲

日本核污染對德國核能政策的衝擊及影響

發表時間:

日本地震引發的海嘯繼而造成震區多座核電站核污染外泄,對地區甚至全球環境構成威脅。日本的核污染威脅不僅促使全世界對核安全重新審視,全面檢討核政策,同時也強化了全球反對核能政策的民間輿論力量。在這其中德國的反響尤為引人注意。國際評論注意到,在所有國家中,德國的反應最為迅速。

廣告

今日歐洲專題節目採訪國際問題評論家齊墨,齊墨認為日本核污染威脅影響下,德國核能政策已經發生深刻變化。如何處理核能,將關係到德國不同政黨的前途與命運。剛剛過去的地方重要選舉,核能政策深刻影響了投票。

德國在歐盟中凸顯民間反對核能工業勢力一直深具影響。德國綠黨在政治舞台十分活躍,綠黨施加的壓力引導德國朝向最終取消核能的方向發展。在基民盟與自由黨上台之前的8年時間,德國綠黨與社民黨曾經聯合執政。施羅德政府曾經決定27年之內首先關閉7座運轉年齡達到30年的核電站。但是基民盟黨上台以後,改變了社民黨與綠黨的減核政策。默克爾政府決定暫時停止關閉7座核電站的決定,並且暫時延長使用。默克爾政府的決定在德國引發負面反響,遭到綠黨與反核力量的批評。

3月11日日本大地震引發福島核電站外泄污染危機,深深衝擊默克爾政府的核能政策。德國反對核能工業的抗議聲隨着3月20日開始的四個地方與州議會選舉變得強大,要求徹底關閉核電站的示威與競選宣傳相連,對執政的基民盟政府產生不可忽視的政治壓力。面對政治壓力,默克爾政府被迫決定首先暫時關閉7座原先已經計畫關閉的核電站,並且暫時停止延期使用上述核電站的決定。德國政府關閉7座核電站的期限只為3個月,這被德國輿論認為已經是基民盟政府的妥協讓步,但被綠黨與反核力量批評是權宜之計。地方選舉的結果,對默克爾政府敲響了警鐘。不僅基民盟在各地的選舉中明顯後退,領銜反核的綠黨長足進步,成為地方選舉中的第二大黨,進入議會,當選州長;而且德國民意測驗說,如果現在舉行全國立法選舉,綠黨與社民黨聯合將獲得多數選票打敗基民盟而上台執政。

齊墨評論說,德國基民盟政府與社民黨綠黨在核能問題上的立場有明顯不同。德國基民盟雖然迫不得已做出暫時關閉核電站的決定,但最終依然顯示堅持核能的立場。德國現有17座核電站,暫時關閉7座運轉已達近30年的核電站,關閉3個月期間對核能政策作全面檢討與研究。德國成立了賢人委員會,聚集政界與其他領域影響人物討論德國核能戰略,德國輿論批評賢人委員會近期應當推出討論結果,可是賢人成員中已有推崇發展核能的傾向。這與德國民間反核訴求和綠黨廢核目標相差甚遠。

德國核能發展是政治決策,但無論是基民盟還是社民黨執政確實都遭遇實際經濟壓力。社民黨執政時已經推出發展再生能源政策,大量補貼太陽能風能和綠色產油植物的開發,並且把全民開發太陽能同稅務優惠相結合。只是再生能源技術與經濟成本兩項原因致使再生能源始終不能替代核能地位。主導自由經濟的右派政府反對政府補貼,不僅修改已經決定關閉核電站的政令,也修改政府補貼政策,實際上為核能提供發展優惠。德國基民盟政府的政策,削弱了德國再生能源領域開發與發展,德國的太陽能和風力工業受到中國的競爭挑戰,並沒有優勢地位了。這也是德國經濟界批評政府的一個方面。

未來德國核能政策走向值得關注。反對核能的輿論不會示弱,在日本核威脅危機下,只能是更加具有戰鬥壓力。德國境內廢除核能的大趨勢將不可避免。齊墨指出,未來德國將竭力拚核能國際市場,把德國先進的技術與設備賣到國外。目前,德國在國際核能市場佔據重要地位,在全世界獲得6800多億歐元的核能合作合同,這些核能高精尖技術出口應當能夠彌補德國境內核能遭到抵制的損失。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