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德國/新冠肺炎

德國病毒檢測新法 日均20萬人次

近日,德國紅十字會和法蘭克福大學醫院醫學病毒學研究所的一個聯合研究小組開發出了一種方法,大幅提高了檢測新冠病毒的效率,且不影響診斷質量。德國發現的病毒檢測新方法,據稱日均檢測可達20萬人次。

圖為新冠肺炎病毒圖譜
圖為新冠肺炎病毒圖譜 網絡照片
廣告

據頭條日報今天報道說,德國發現病毒檢測新方法,日均檢測可達20萬人次。根據德國黑森州科學部長多恩在美因茨宣布,這新測試方法馬上就可以在全球範圍投入使用。她通報說,科學家們找到了一種方法,可同時檢測多個採樣。這樣可將德國目前日均檢測4萬人次的水平,提升至日均20萬至40萬人次,而且“不影響診斷質量”。

據悉,該聯合研究小組的領軍人物是德國紅十字會的塞夫里德教授和法蘭克福大學醫院的切澤克教授。多恩指出,新冠肺炎抗疫戰的一大重要目標是提高檢測能力,“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儘早確定感染者,將其隔離,以保護他人”。她稱,“法蘭克福專家們開發的這一手段是一個了不起的發明,讓人可以樂觀的地相信,未來能讓更多的人得到檢測,尤其是在醫療健康、救援服務和食品工業等領域工作的人。”

據多恩還指出,通常情況下,從當事人的喉嚨或鼻腔內取出的粘膜採樣會被單獨檢測,而在新方法中,專家們將多個採樣同時置入一種特殊溶液,運用俗稱的聚合酶鏈式反應技術(PCR)檢測是否感染了新冠病毒,採樣中所含的新冠病毒基因可直接得到確認。一旦檢測結果呈陰性,則人們可以相信,其中所有的採樣均無新冠病毒。

該報道說,此外,黑森州科學部在一份報告中表示,這項發明已在美國和歐洲申請專利,由法蘭克福的歌德大學和德國紅十字會獻血部共享,經由歌德大學知識轉讓公司Innovectis,這一技術可立即提供給其他感興趣的機構。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