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氣候變化

氣候峰會 : 各國作出新承諾 格萊塔-頓博表示不會輕信

全球氣候峰會進入第二天,各國紛紛作出進一步的減排承諾,聯合國秘書長稱讚應對氣候變化正轉向積極方向,不過,正在美國國會出席聽證會的瑞典氣候活動分子格萊塔-頓博卻表示不會幼稚地輕信各國政府與企業所作出地口頭上的承諾。

Swedish climate activist Greta Thunberg accuses politicians and global leaders of "ignoring" the climate crisis
Swedish climate activist Greta Thunberg accuses politicians and global leaders of "ignoring" the climate crisis Jonathan NACKSTRAND AFP/File
廣告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開幕的氣候峰會收穫了一系列承諾,美國總統拜登宣布美國將增大減排力度,將在2030年之前將溫室氣體的排放同2005年相對比減少50 à 52%,美國還承諾將在2024年之前加倍援助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美國此舉顯示美國有意恢復應對氣候變化的主導國家的地位。

作為今年11月份《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6屆締約方會議的舉辦國國,英國首相約翰遜宣布,英國計畫到2035年,使得碳排放水平比1990年減少78%,他表示,這是迄今為止全球主要經濟體中“最大幅度的減排承諾”。

此外,加拿大總理特魯多表示,將在2030之前的減排量同2005年相對比從原先的30%的承諾增加至40-45%。日本首相菅義偉則承諾,到2030年使碳排放量比2013年對比減少46%。韓國總統文在寅宣布,韓國將停止所有針對煤炭的外部融資,並將在今年提交新的國家自主貢獻目標。

俄羅斯總統普京也表示將盡其所能應對氣候變化,希望俄羅斯在未來30年碳排放總量低於歐盟。

就連對氣候變化持懷疑立場的巴西總統博索納羅也在會上承諾,巴西將在2050年實現碳中和。不過,觀察家對巴西的承諾多少持有懷疑。

中國方面並未作出新的承諾,中國主席習近平只是再次重申了中國力爭在2030之前實現排碳峰頂,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承諾,但卻並沒有回應對外界關注的停止在海外的化石能源投資以及具體制定達到碳中和的路線圖等議題。

不過,美國方面的承諾是否能夠獲得兌現也同樣充滿懸念,因為拜登的決定還必須獲得美國國會的批准。正在美國國會出席聽證會的瑞典氣候活動分子格雷塔-頓博就在會上表示,不會輕信各國政府以及各大跨國集團所作出的口頭上的承諾,她說關鍵要看如何採取具體的行動。

具體行動是今天周五氣候峰會的焦點內容,美國微軟以及波隆貝格等科技集團將在周五的峰會上介紹各自在氣候領域所計畫作出的貢獻。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