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

COP15峰會前夕  聯合國推出生物多樣性新報告

來自50多個國家的85名專家經過對6200多項研究的審核評估,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政府間科學政策平台(IPBES)於7月8日公布了新的生物多樣性評估報告。

IPBES發表世界生物多樣性報告,2022年7月8日。
IPBES發表世界生物多樣性報告,2022年7月8日。 © 網絡
廣告

IPBES被認為是 "生物多樣性的 "的IPCC,即聯合國有關氣候變化的政府間專家委員。

IPBES報告指出,全球5萬個野生物種滿足了全世界數十億人的物質需求,無論是食物、能源、醫藥還是建築材料。但科學家估計其中僅有34%是可持續利用的。

報告的共同主任、法國海洋研究學院Ifremer的研究員Jean-Marc Fromentin向法廣表示:超過10,000個野生物種被直接採摘供人類食用。非工業化國家的農村人口最有可能採用不可持續的做法,因為缺乏替代解決方案,他們往往被迫進一步開發已經受到威脅的野生物種。

IPBES的科學家們在觀察到生物多樣性受到威脅的同時,也注意到一些積極的跡象,例如,人們對野生動物販運的認識有所進步。然而,野生動物販運仍然十分有利可圖,為犯罪分子帶來了1990億美元的收入。按價值計算,野生動物販運是第三大非法國際貿易。

觀察野生動物的旅遊業也產生了巨大的收入。報告指出:"野生動物旅遊在COVID-19大流行之前,世界保護區接待了80億遊客,並創造了6000億美元"。不過,研究人員在強調生物多樣性所帶來的經濟作用的同時強調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

IPBES報告強調生物多樣性問題的複雜性及其與氣候的聯繫。研究人員指出,自相矛盾的是,科學技術可以在保護氣候和生態系統方面發揮作用,也可以促成其退化。他們還指出, 不斷增加的人類人口和消費將增加對野生動物的壓力。

該報告在今年十二月加拿大蒙特利爾即將舉行的《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會議框架內舉行國際談判前幾個月出版,旨在推動世界各國做出更加積極的承諾。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