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當今世界

台灣特別節目:醫療旅遊與健保控制

發表時間:

在昨天的節目里我們和您介紹了台灣政府推動的醫療旅遊,向境外人士提供醫療服務的藍圖。過去在美國行醫三十多年的前立法委員,僑務委員會的委員長吳英毅是醫療旅遊的項目的推手。他表示,台灣本地人看病的次數高得不合理,一定情況下,應該予以適當限制。而具體研究發展醫療旅遊業的醫療服務國際化專案管理中心的吳明彥則承認,一旦對外展醫療旅遊業發展起來了,確實存在台灣最好的醫療資源分流到境外遊客,與台灣本地病人分享的可能。

廣告

他提出了用每個大夫處理百分之七十台灣本地病人,百分之三十境外病人的制度性設想。

這裡面,提出少看病的實質就是,醫療保健作為社會保障,應該精減;作為產業,應該發展的論點。換句話說,就是,縮小醫療保健的公共性,提高它的商業性。這個提法實施起來的結果很可能就是社會經濟地位高的人群,有享受大幅度超越集體醫療保健手段的能力。

但是,醫療旅遊的推動者的思維並不是平面的,單一的。而是曲回的。吳明彥認為,醫療旅遊帶動的產業能回報給政府更多的稅收,這筆錢可以補助給現行的入不敷出的集體的社會保障體系。

好大家今天聽到的是台灣特別節目的第二部分,精簡保障醫療,強化產業觀念,由安東尼發自台北。歡迎您明天在同一時間繼續收聽台灣特別節目的第三部分。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