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走進法蘭西

法國拒絕設立“吸毒點”

發表時間:

  近來在法國,一場圍繞是否建立“吸毒點”的辯論打亂了相對平靜的暑期生活。所謂“吸毒點”,指的是在良好衛生條件下、為那些吸毒者建立合法的、受到醫療監督的注射毒品的場所。

法國衛生部長巴什洛會見醫務人員
法國衛生部長巴什洛會見醫務人員 AFP / Gaizka Iroz
廣告

法國衛生部長巴什洛曾希望就此問題展開協商。但是,總理菲永卻在上周三(8月11日)明確表示,法國不允許接受此類主張,已為相關議題畫上了句號。然而,問題並沒有就此了結,相關的辯論繼續在多數執政黨內部引發分歧,參院議長則提議由議會創立一個專門的使團負責研究。

上周三,巴什洛重申,希望實行“降低風險政策”,對可能開闢“受監督的吸毒中心”表示興趣。法國衛生部長於7月19日在維也納表示,將“與所有有關各方、特別是地方行政單位協商”建立受監督的吸毒點問題。此前,7月初,法國國家衛生與醫學研究所對這一方案表達了贊同意見,因此,衛生部長表示予以支持。

但是,相同的主張卻遭到總理菲永的堅決反對。總理府在一份聲明中指出,“政府的優先目標是減少吸毒、而不是督導、甚至組織吸毒。”因此吸毒點“既無用,也不合適。”

其實,建立合法吸毒點的主張,並不是法國的獨創。歐洲許多國家已先後採取了這種措施。其中包括瑞士、德國和荷蘭。反映了部分歐洲國家試圖讓吸毒合法化的一種趨勢。

德國已在漢堡、漢諾威、法蘭克福、慕尼黑等7個城市分別設立了大約700個吸毒點,允許有特殊嗜好的人在這些場所公開注射毒品。葡萄牙也通過一項法律:不再視個人吸毒和擁有毒品為刑事犯罪,吸毒者被抓,只要交齊罰款就可獲釋。瑞士最高法院也撤銷了對販運被認為是“軟毒品”的“安非他明”的一項判決。

主張讓吸毒行為成為合法化的提倡者們認為:吸毒者在醫生的監督下吸毒,可以防止毒品泛濫。另外,對吸毒者而言,在醫務人員的監督下注射毒品,可防止混合使用多種毒品的做法,以減少死亡率以及因吸毒導致的犯罪行為及其他社會問題。

然而,一些專家認為:創立吸毒點可減少因吸毒造成的社會問題的觀點十分荒謬。美國國家麻醉品控制政策辦公室發布的2008年罪犯毒品濫用監控程序數據報告再次證明了毒品使用和犯罪之間強有力的聯繫。報告指出:必須把資源集中使用在被證明能打破毒品和犯罪的惡性循環的程序上。僅僅監禁罪犯而不解決根本的藥物濫用問題,只能延緩他們再次傷害自己和公眾的時間。

英國在去年公布的一份犯罪數據表明,在該國主要城市中,與毒品有關的犯罪數量達到了新的高峰。倫敦的毒品犯罪增長了近30%; 伯明翰則達到20%,而擁有海洛因和可卡因的人數更是增加了47%!儘管警方採取了種種打擊手段,卻仍有90%的烈性毒品流入到吸毒者的手中。一些與毒品相關的犯罪所造成的危害,則遠遠超過了毒品犯罪本身。由於吸毒而引起的暴力犯罪以及對婦女的性侵犯案件數量持續上升。據監獄系統的統計,英國監獄內80%的犯人都是烈性毒品的吸食者。毒品犯罪每年要花費英國200億英鎊,而這筆錢中的大部分款額都被恐怖分子或反政府武裝用來購置軍火,或招募訓練新人。

其實,多年以來,如何看待吸毒問題,始終是一個富有爭議的話題。吸毒者究竟是病人還是罪犯?在法國,相關的辯論造成右翼執政黨內部意見相左。不過,觀察人士注意到:總統薩科齊兩周前剛剛在格勒諾布爾闡述了有關安全問題看法的情況下,巴什洛的主張似乎真的與民眾所關注的社會安全問題格格不入。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