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香港

政府扶貧淪為空談香港窮人達126萬

香港特區政府漠視社會反對,而猶在力爭主辦耗資440億元港幣(約44億歐元)的2023年亞洲運動會之際,香港社會服務聯會3日發表研究報告,指香港貧富懸殊問題在過去11年愈趨嚴重,香港貧窮人口創歷年新高,今年上半年的貧窮人口比率高達18%,平均每5名港人中便有1個是窮人。有輿論因此呼籲政府「扶貧應起錨,莫為申亞費心機」。

香港著名餐館外觀
香港著名餐館外觀
廣告

香港社聯發表研究分析發現,將本港住戶按入息分為高收入群組及低收入群組,並對比兩個群組的住戶入息中位數,發現兩者差距相差達3.7倍,出現「貧者愈貧,富者愈富」的現象。

報告指出,1999年高收入住戶群組的入息中位數為3萬元(港幣,下同),是低收入住戶群組1萬元的3倍;而今年上半年高收入群組的入息中位數上升至近3萬3千元,但低收入住戶群組的入息中位數卻不升反跌至9千元,貧富懸殊差距擴大至3.7倍。

此外,社聯的研究報告又說,今年上半年的貧窮人口比率高達18%,達126萬人,平均每5名港人中便有1個是窮人,其中貧窮長者最為嚴重,平均每3名長者便有1人是貧窮住戶,估計20年後全港貧窮人口將有166萬人。社聯批評,政府過去的扶貧措施太過短視,未能改善基層市民生活,促請當局從社會政策着手,制訂長遠扶貧措施解決貧窮問題。

社聯行政總裁方敏生指,貧富懸殊愈趨嚴重反映低收入住戶未能分享經濟增長的成果,更不利於維持社會穩定。她促請政府正視貧窮問題,呼籲當局應改變「經濟好轉即解決了貧窮問題」的施政理念,制訂措施扶助低收入住戶,如檢討綜援家庭的學童開學津貼、書簿、車船及學費資助等計畫,加強各種專科門診及健康檢查服務,為殘疾人士及低技術工人提供全面就業支援,並研究透過稅制補助低收入家庭等。

香港《蘋果日報》4日發表社論,指出特區政府近期諮詢民意的兩個焦點,一是特首曾蔭權將於下周發表的施政報告,二是應否申辦2023年亞運。前者備受關注的是曾蔭權在扶助貧困問題上能否起錨,後者備受批評的是為什麼要分薄投放於社會民生的資源去搞一個面子工程。由於施政報告幾年來對扶貧問題的關注時冷時熱,加上民政事務局重申亞、輕扶貧,不能不令人質疑,港府未能遏止貧富懸殊持續擴大,究竟是有心無力,還是有口無心?社論呼籲政府正視問題,「莫再沉醉於追求華而不實的面子工程,而要解決火燒眉毛的貧困問題」。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