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3•11東日本大地震後,世界不少國家都驚訝和感動日本人災難中堅守秩序、保持冷靜的行為,各國也都有一些評論和分析。以記者在日本生活了16年的經歷來看,日本人之所以能做到驚而不亂,主要有兩個因素:一個是理性,一個是普遍的羞恥心。

廣告

以地震後手機、私人座機線路不通,只能打公用電話為例,大家理性上都知道誰都急於聯絡家人,排隊是毫不猶豫的潛規則。而且誰也會恥於讓身後排隊的人久候,自覺不多佔用電話,輪候也就很快。

這種理性不但日常生活里已培養得根深蒂固,而且日本是多災國家,1923年震源在東京郊外的關東大地震發生後,種種慌亂和謠言造成社會分裂和混亂的第二次災害,至今仍是日本人經常提起的教訓。此後一次次災害也都證明,災民共同維持秩序、避免慌亂才有利抗災、大家獲益,這便是超級災害來臨時,日本人理性應對的意識基礎。

不排隊就會有強弱先後,在日本追求了近70年平等的社會裡,不公平會引起公憤。記者以往多次在公共場合看到有人出面制止違反公德的行為,被制止的人如不覺羞恥,便會更遭千夫所指。雖然在暗處,當然也能目睹損人利己的行為,但眾目睽睽之下,日本人羞恥心主導着行動。

日本人的理性和羞恥心既與認真、準確的民族性有關,也與教育大有關係。教育不光在學校,家庭、社會也不中斷,使得日本存在沒有明文規定的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的社會“常識”。違反常識的人會被人疏離,企業會遭遇抵制產品。東日本大地震發生後,企業自律宣傳商品,電視上只有公共廣告機構AC鼓動社會公德的廣告,其中一個叫作“寒暄的魔法”。

這個1分12秒的廣告是一個動畫片,上段是一個少年分別對狗、兔、鱷魚、獅子說“你好”、“謝謝”、“晚上好”、“再見”,然後少年和少女、狗、兔、鱷魚、獅子一邊跳舞一邊唱“用魔法的語言碰、碰、碰到了愉快夥伴”。下段是少年分別對鰻魚、老鼠、鼬鼠、翻車魚、犀牛說“早上好”、“吃飯了”、“我出門了”、“我回來了”、“多謝款待”、“晚安”,最後的旁白是“寒暄之中,朋友增加了”。

為了求證公共廣告機構AC的性質,記者在網絡上無意中看到解釋這個廣告的目的說:“這個鼓勵寒暄的廣告是以直至低學年兒童為對象策畫的,希望把寒暄的快樂、朋友的增加這樣美好的事情傳達到人們的心裡”。公共廣告機構AC自稱民間廣告網絡的公益事業,目標是高揚國民公共意識,內容都是基於人性,鼓動善性,與政治無關,也沒有偉大的口號。

“寒暄的魔法”中的寒暄用語是日本人每天的基本寒暄語句,東日本經歷了大地震、海嘯、核輻射泄漏、停電,並正面臨加稅等多重災難,公共廣告此時直接鼓動寒暄禮貌和其他公德心,顯然是希望間接抑制人性因災難可能激發的惡性。

核輻射泄漏和停電後,東日本出現搶購飲料水的行動,雖然政府說明4歲以上飲用並不影響健康,但市場上7、80歲的老太太也參與搶購飲料水的現象,引起輿論譴責。日本動畫片編導宮崎駿公開譴責參與搶購的成年人“應為自己搶購飲料水這種缺乏公德的行為羞恥”。

日本的文化和意識邏輯深受中國唐朝影響,在日本現在還很容易看到古代中國的文化痕跡。記者帶中國人朋友逛東京住宅區時,最常引起的感慨是朋友們憶起童年時代的中國淳樸民風。

現在分析的日本人羞恥心,也許也是日本保存了的人性版本,本來不該費筆墨唇舌。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