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香港

僭建風暴成港府燙手山芋

香港近日颳起「僭建風暴」,不單把一眾高官和議員牽扯入內,連其他名人亦不能倖免,而新界村屋因僭建問題嚴重,更已組成理順小組,希望保衛非法僭建物,更有鄉議局成員揚言不惜「武鬥」,但專家表示,可以彈性處理的空間不大。

廣告

港府數據顯示,香港約有四十萬個僭建物,存在年期由數十年至一年不等,情況以新界村屋情況較為嚴重,申訴專員公署上月發表報告,炮轟多個政府部門縱容新界村屋僭建,傳媒其後更發現,不少僭建物由鄉議局成員或立法會議員擁有,近日更連前立法會議員鄭經瀚、鄉議局副主席林偉強、前立法會議員何世柱胞姊亦被指家居有僭建物。
至於被指僭建物偏多的新界,情況更令人關注,因為有關建築物不單止加建頂樓加蓋屋,有人甚至在只准興建三層的村屋加建至五、六層,安全成疑。不過,新界鄉議局不少成員以情況普遍為由,要求政府酌情處理,並於年前成立「鄉議局與發展局商討理順丁屋僭建物小組」(下稱理順小組),期望可保留僭建物,但隨着申訴專員發表報告,小組領導成員均被指有僭建物後,已有成員退出小組。

不過,鄉議局部分鄉紳以新界原居民權益受基本法保障為由,在鄉議局會議上要求「文有文鬥,武有武鬥」,更鄙視地說,政府只是小兒科。發表有關言論的「保鄉衛族行動小組」成員梁福元,其有分的大棠荔枝山莊多年來一直入侵鄰近的大欖郊野公園,並違規闢建酒家,無牌經營,六年來曾被食物環境衛生署檢控三十七次。規畫署和食環署更表示,會搜集證據以采適當的管制或檢控行動。

梁福元反指政府排污要求高,以致申請不獲批准,要求政府放寬限制。

隨着事態發展,「理順小組」工作更形困難,有成員透露,小組近月工作近乎停頓,香港測量師學會建築測量組主席何巨業更公開表示,法例對樓宇的結構規管已有標準,難以因應新界或市區而有不同規管方法,除非政府修例,否則不能「一市兩制」。事實上,新界部分村民的「保衛家園」行動已引起市區居民反感,一些按部門要求清拆僭建物的業主,均指責政府雙重標準,優待新界人。

為免造成分化,據了解,港府雖然同意「理順」丁屋僭建,但並不打算修例,若此,「理順」僭建的空間難以樂觀。如何平衡法治和避免激化村民情緒,成為曾蔭權班子的燙手山芋。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