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香港/社會

港府押後三個月出施政報告 學者指可減推新政策壓力

香港行政長官梁振英決定,把上任後首分施政報告押後至明年一月中公布,較港英年代和現時在十月公布的慣例推遲三個月,評論認為,這是因為新班子無法在短期內推出新政策,客觀效果上亦可減少政府推出新政策的壓力。

梁振英3月25日當選香港新特首
梁振英3月25日當選香港新特首
廣告

政府公布,新一屆立法會會期將於10月10日開始,梁振英將於會期開始後第二次大會,即17日出席立法會會議,闡述管治理念,介紹來年的施政方向及工作重點,包括扶貧、經濟發展及金融發展等工作,但不會在當天發表類似美國國情咨文的施政報告,以公布工作重點和新政策,而是推遲至明年1月16日才發表,比港英年代和上屆特區政府的十月遲了三個月。
梁振英在競選期間和當選後一直表示,上屆政府發展落後於其他國家,上任後會儘快公布發展政策,以追回失去的時光,推遲發表施政報告顯然與政府要急市民所急不符,但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表示,押後發表施政報告,不會影響政府推出惠民措施,有關政策只要準備就緒便會推行。

她又說,推遲亦不會影響編製財政預算案,反而可讓施政報告和預算案的諮詢一併進行,而預算案亦已定於明年2月27日發表。

建制派議員認為,若能在10月發表施政報告最好,但延至明年1月亦無不可。獨立議員鄭家富則指出,這是梁振英班子無能的表現,未能在上任三個月後推出新政策,故此推遲發表施政報告的時間。

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不排除推遲發表施政報告的原因之一是讓剛上任的局長有更多時間構思及推出新政策,但更重要是減輕新政府要推出令人眼前一亮的新政策的壓力,因為市民會期望施政報告會推出有亮點的新政策,而到了相隔五個月發表的財政預算案時,又會期望另有新的政策,但現在推遲發表施政報告,會把兩者的時間拉近至只有一個月,變成施政報告發表新政策後,財政報告予以落實,減少市民向政府施壓爭取政策的機會。

他續稱,推遲三個月,亦可讓政府有更多時間計估是否再推政府架構重組方案。另外,若以政治權謀角度看,新安排將剝削財政司長透過在預算案推出優惠政策來累積政治本錢的機會,光榮盡歸梁振英。

九七回歸前的港英政府一向在每年10月發表施政報告,首任特首董建華頭五年蕭規曹隨,2002年連任時因新班子組成較倉卒而將施政報告發表時間推遲至翌年的1月,及至上任特首曾蔭權上任,又把發表的時間改回當年的10月。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