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人口與未來

世界兒童就學率又呈下降趨勢

發表時間:

少年兒童受教育程度與世界未來發展密切相連,但由於各國的經濟和社會情況不同,在教育問題上,富裕國家和貧窮國家的人也十分不平等。如何幫助貧窮國家解決教育問題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重要任務,目前,這個組織向世界發出警告指出,世界上兒童的入學率十幾年來首次呈下降趨勢。

廣告

2000年,164個國家的代表簽署了教科文組織幫助兒童就學的計畫,目標是要讓世界上所有孩子2015年都有機會上學。這的確是一個很有野心的計畫。實際上,2000年以來,世界兒童的總體就學狀況的確取得了喜人的成果,1999年,全球有1億零800萬兒童被拒在校門外,而2010年,這一數字已經下降到6100萬。但教科文組織的名為《2012年世界人人受教育計畫情況追蹤報告》顯示,進步的表面後隱藏着的問題,現在逐漸凸顯出來,因為以上所說的兒童就學成果實際上大部分是在1999到2004年5年的時間裡實現的,而2008至2010年,發展的勢頭就幾乎完全停滯了。

目前世界上就學狀況最差的12個國家的輟學兒童佔世界總數的一半,而在這些國家中,非洲國家尼日利亞位居榜首。尼日利亞的兒童輟學率在2000年是為39%,在之前四年的時間裡減少了4個百分點,但2010年卻有上回升到百分之42%,也就是說這個國家目前有近一半的兒童受不到應有的教育。

亞洲國家印度在兒童教育問題上取得了驚人的成果,在十年時間裡,將不能入學兒童數量減少了1800萬,儘管如此,2010年,印度也還有230萬兒童被拒在校門之外。

一個人能夠上學,就意味着他的命運可能會在與知識接觸的過程中得到改變。從經濟層面看,在教育上投資一歐元,就可以讓受益人在未來創造出10-15歐元的社會經濟回報。

由於2008年以來席捲全球的經濟危機,教科文組織得到的資助也相應減少。如果目前這種停滯的局面持續下去,結果就將影響到整整一代人的前途。教科文組織報道顯示,在100個沒有上學的孩子中,有47個人一生都將永遠與教育無緣。另外,能夠有機會進入校門的孩子,也有上千萬因為受教育的時間不夠長,得不到堅實的知識基礎,教科文組織的報告還說,在世界上123個人均收入較低的國家,有將近五分之一的年齡在15到24歲的年輕人沒有小學畢業,總人數超過兩億。

沒有足夠的資金,教科文組織在2030年以前達到讓所有世界上的兒童都能接受到初中程度教育的目標就越來越難實現。當然,用樂觀的眼光看,和1999年相比,到達中學程度的少年兒童比例還是增加了25%,但是還有超過7000萬應該上中學的人在校外,其中四分之三生活在南亞,西亞地區和非洲撒哈拉地區,他們在不久的將來,很可能就會加入到7500萬15-24歲的失業人大軍當中。如果讓所有的少年兒童都能結束中學教育,每年總共要花80億美元(約合62億歐元),而在2015年前實現世界上所有兒童就學已經需要160億美元。

在世界受到經濟危機衝擊,西方國家本身就難以走出經濟困境的情況下,找到這筆錢實在不是容易的事。據法新社的報道,教科文組織缺錢的另一個主要原因是美國從2011年開始停止撥發資助款,教科文組織的絕大多數國家同意在這一年讓巴勒斯坦成為正式成員。美國的資助占教科文組織總資金的22%。總部位於巴黎的教科文組織希望美國儘快改變態度,如果在2013年還不給錢的話,就將失去投票權。

另外,如何使用分配籌集到的錢也是很重要的問題。因為目前用於國際獎學金的錢達30億美元,如果把這筆錢重新分配到發展中國家的話,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幫助這些國家完成兒童的基礎教育計畫。比如,提供給一個尼泊爾的大學生到日本大學學習的錢可以幫助229個兒童進入中學教育。

所有的國家,不論是富裕,還是貧窮,都要在培養精英和普及教育之間做出選擇。

面對越來越嚴峻的世界教育局勢,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剛剛創立了《教育至上》任務,由英國前首相布朗來負責調動和協調世界教育的積極性。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